屠彝聳了聳肩,表示不知道。
肥義、田不禮卻心裡明白,這是司馬望族打算言傳身教,破了燕行陣。
司馬望族先將一千鐵騎分成兩個五百人隊。隨後,司馬望族利用五百鐵騎擺出了趙袑的燕行陣。趙袑、許鈞見了大驚,相顧一視。他們怎麼也沒有料到自己辛辛苦苦演練的燕行陣,被司馬望族看了一眼就學會了。趙袑、許鈞操練燕行陣,花費了半個月,才掌握精髓。司馬望族的燕行陣,用的兵力比他少,但佈陣更加精妙、完美。
隨後,司馬望族又令剩下的五百人,結下新的陣型。司馬望族結陣完畢,出了一口氣,轉身來到趙君面前,並把將旗歸還到許鈞手中。
趙袑看了看兩個陣型,問道:“雲中將軍,你這是什麼陣型。”
司馬望族答道:“錐形陣。”
趙袑驚道:“這莫非就是孫臏十陣之一的錐形陣。”
許鈞也道:“雲中將軍,錐形陣是一種古老的陣法。這種陣法是用來衝鋒、破敵。這種陣法當今很少有人會用,沒想到雲中將軍竟然會。”
司馬望族答道:“我有幸看過司馬穰苴兵法、吳起兵法、孫武兵法、孫臏兵法等多位兵家的典籍。一次偶然地機會,讓我在孫臏兵法殘篇中找到了錐形陣地記載。我曾經將這個兵法問過犀首等善於用兵之人。最後在楚人鶡冠子的幫助下,才推演出錐形陣。”
趙雍驚道:“寡人能行胡服之功,乃鶡冠子功勞。寡人沒想到鶡冠子竟然還通兵道。”
“臣在沙盤上推演兵道。鶡冠子見了,便點播臣。臣也是那時才知道,鶡冠子精通兵道。臣在鶡冠子的幫助下才有了錐形陣。”司馬望族停頓少許,又道:“鶡冠子告訴臣,他會錐形陣,完全都是因為他的先師。田忌、孫臏因為被齊國君臣猜忌,離齊奔楚。孫臏歸隱山林,著書,以修兵法。鶡冠子之師,曾和孫臏討論過兵道。隨後,又將錐形陣傳給了鶡冠子。”
趙雍嘆道:“鶡冠子真是一個奇人啊!”
趙袑、許鈞也是愛惜兵法之人。然,他們沒有司馬望族那般好運,接觸諸多兵法,以及和善於用兵之人切磋兵道。趙袑問道:“雲中將軍,能否將此陣交給我。”
司馬望族答道:“自然可以。”
趙袑、許鈞見對方沒有拒絕,心中大喜。
錐形陣、燕行陣,肥義不是第一次見。肥義對著,司馬望族問道:“雲中將軍,生擒林胡王,莫非就是用的這種陣法。”
“錐形陣必須前鋒尖銳,反應敏捷,兩翼要堅強有力,才能從正面攻擊敵人,突破、割裂敵人的陣型。這種陣型是用來進攻、衝鋒。”司馬望族答道:“燕行陣是用來合殲敵人。當日我生擒林胡王,先是用錐形陣正面攻擊林胡王,突破、割裂,打亂林胡陣型。隨後,用燕行陣圍困林胡王。我也是第一次在戰場上用這種陣型,沒想到僥倖活捉了林胡王。”
“先用錐形陣亂敵,隨後用燕行陣活捉敵軍主將。”田不禮見君上臉色大喜,恭維道:“雲中將軍第一次用這種陣型就擊敗了林胡人,還活捉林胡王。雲中將軍不愧是善用兵道之人。”
屠彝笑道:“好小子,你會這麼多,也不教教我。你比你父親厲害多了。”
趙雍問道:“望族,你為何說燕行陣有致命的缺陷?”
趙君所問,也是趙袑、許鈞所想。
“燕行陣,對上錐形陣,就會必敗無疑。”司馬望族也顧不上眾人驚駭地表情,又道:“燕行陣覆蓋面積大,適合用來包圍敵軍,生擒敵將。但此陣有個缺陷,就是衝鋒能力不強。如果敵將也精通兵發,以錐形陣對燕行陣。敵方突破我方中軍,就會導致我方全軍大亂。”
趙袑想了想,答道:“我也覺得燕行陣有弊端,原來是這麼回事。”
許鈞也道:“原來燕行陣很少被用來對敵,就是以防被敵方錐形陣所破,導致自己全軍覆沒。”
趙雍見燕行陣的利弊,與他推行胡服騎射大有相似之處,看著眾人說道:“用兵之道,在於求勝,而不在於險。燕行陣有優勢,也會有劣勢。我們只要正確利用燕行陣的優勢,彌補劣勢。燕行陣必定會不同凡響。”
肥義也是懂兵之人,心道:“錐形陣能夠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主將是否勇猛。雲中將軍以一己之力,擊敗林胡,活捉林胡王,改變戰局。眼前之人,到底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