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駟甍逝,秦國一團亂局。韓、魏、楚、越、齊五國懷著不同目的以會葬名義來到秦國。太子蕩繼位後,面臨的第一道挑戰就是如何應對五國來使。在秦王蕩和大臣的努力下,秦王駟葬入王陵,五國使者也沒有在秦國生出亂子,足以證明秦王蕩是一個合格的君主。他能肩負齊秦國天下興亡。
五國來使的風波剛去,蜀地陳莊叛亂,義渠寇邊。秦王蕩以甘茂為將,領兵三萬,入蜀平叛。以大庶長贏疾為將,領兵十萬,北攻義渠。
蜀地道路崎嶇難行,金牛道易守難攻。甘茂對蜀國的風土人情也不瞭解。為了力保勝利,讓秦軍平叛大軍團結一致。甘茂向秦王蕩建議,以司馬錯為副將,一起入蜀平叛。甘茂如此舉動,令秦王蕩虎軀一震。秦王蕩很快靜下心來,聽了甘茂以司馬錯為副將的理由。經過仔細斟酌,秦王蕩只對甘茂說了一句話…你是入蜀平叛的主將,副將何人擔任,你可自行決定。
甘茂得到王上允諾,即刻來到司馬錯府邸,想要邀請他一同入蜀平叛。然而,司馬府管家司馬襄告訴甘茂,司馬錯病了。甘茂聞言,一點也不感到驚訝。司馬錯不是病了,而是得了心病。
甘茂留下一封書信給司馬襄,請他轉交給司馬錯。司馬襄收好書信,躬身行禮相送。甘茂看了一會司馬府邸,他希望司馬錯能夠不計前嫌,以大局為重,隨他入蜀平叛。
征伐巴蜀,司馬錯一戰成名,也成為秦惠王麾下能征善戰名將之一。陳莊蜀地叛亂,司馬錯是入蜀平叛最佳人選。司馬錯也主動請纓入蜀平叛,但秦王蕩沒有同意。司馬錯因此也就要錯過這次入蜀平叛的戰役。
司馬錯回到府邸,悶悶不樂,召集麾下的部將在庭院中飲酒。酒至酣暢,司馬襄上前道:“將軍,這是甘茂留下的書信。”
眾人罵道:“他來幹什麼。”
“朝堂之上,王上選擇了他。他是來取笑我。”司馬錯冷道:“把書信給我看看。我倒想知道,甘茂得志,會如何猖狂,如何欺我。”司馬襄遞上書信,注視著司馬錯一舉一動。他本以為司馬錯見了書信之中的內容會大發雷霆。卻見司馬錯淡淡一笑,“備好鎧甲,準備出征”
眾人問道:“將軍,我們準備征伐何處”
司馬錯注視著眾人答道:“蜀地”
眾人提醒道:“王上沒有讓將軍征伐蜀地。將軍執意去征伐,此乃大罪。王上得知是不會高興的。”
“你們休要驚慌。”司馬錯指著放在一邊的書信,“甘茂在信中說邀請我成為副將,一起攻蜀”
副將張魬情緒激動地說道:“將軍攻巴蜀,伐楚國,聲名赫赫。甘茂乃鼠輩,將軍豈能作為他的副將。末將,不服。”
眾人也跟著喊道:“我等也是不服。”
“諸位隨我一同征戰巴蜀,伐楚國。諸位為司馬錯受的委屈鳴不平。我深感欣慰。請諸位以大局為重,司馬錯受點委屈也沒什麼。”司馬錯環顧著眾人道:“丹陽、藍田,甘茂對秦國有功。只是甘茂是羈絆之臣,王多疑之。甘茂之才,不在我之下。如果他能夠有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他日定會在秦國大放異彩。”
司馬魬憤憤不平道:“將軍破巴蜀,伐楚國,威名赫赫,豈能成為甘茂副將。甘茂以副將邀請將軍,實乃羞辱也。平叛蜀地就讓甘茂去做。如果甘茂平叛不利,蜀地局勢混亂。王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會重新啟用將軍。將軍之才,豈能為副。”
“丹陽一役,甘茂配合大庶長贏疾、將軍魏章,斬首楚軍八萬。我作為他的副將也不會感到屈辱。”司馬錯用柔和地目光盯著在座的每個人,“你們要想在秦國立足,就不能患得患失。為君者,最忌諱臣下居高自傲。甘茂邀請我為副將,也是讓我再立功名。我豈能辜負他的一片好意。”
“甘茂是不能平定蜀亂才邀請將軍的。”
司馬錯招了招手,“好了,我主意已定,隨他攻滅巴蜀。”
甘茂帶著大軍駐紮在咸陽三十里外。任鄙問道:“甘將軍為何再此停留,不直接兵發蜀國。”
司馬錯注視著咸陽的方向,悵然道:“我在等一個人。”
甘英問道:“父親,在等誰。”
甘茂沉重地說道:“司馬錯。”
任鄙道:“司馬錯心高氣傲,豈會前來助將軍平定蜀地。”
甘英也道:“父親,任將軍說得有理。司馬錯不會來的。”
甘茂笑道:“巴蜀是司馬錯的功業,我相信,他會來的。”
甘英鄒著眉頭,擔憂道:“父親,就不怕司馬錯不聽從指揮嗎?”
任鄙也道:“甘將軍,恕我多嘴。入蜀平叛,勝負難料。戰場形勢兇險無比,如果司馬錯在蜀地暗中玩陰謀詭計,會對你不利。”
甘茂自信滿滿地說道:“司馬錯是個大丈夫,家國天下。他不會為了一己私利,謀害我。更不會分不清楚事情輕重緩急。平蜀地,不用司馬錯,實在是浪費人才。”
甘英思量一瞬間,也覺得有道理,“如果司馬錯不來,父親不會一直等下去。”
“明日午時,尚不見司馬錯的身影。”甘茂嘆道:“大軍開拔。”
次日,午時已過。也不見司馬錯等人的身影。甘英勸道:“父親,司馬錯不會來了。我們還是儘早去蜀地平亂。”
甘茂心裡充滿失落,他認為司馬錯為了大局,會隨他入蜀平叛。然而,司馬錯始終沒有出現。甘茂大手向前一揮,發出命令。“全開拔。”
三萬秦軍浩浩蕩蕩前往蜀地平叛。甘茂注視著咸陽方向,久久不肯離開。甘英催促道:“父親走吧。”
正在這時,甘茂看著遠方揚起一片塵土,喜道:“司馬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