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將軍,燕國可有破齊雪恥之日。”
“吳王夫差亡了越國。越王勾踐隱忍數十載,反而滅了吳國,成為春秋霸主。”樂池道:“燕國殘破,但仍可復興。燕國上下齊心協力,有朝一日定能雪恥。但,這一天會很漫長。”
“寡人不怕漫長,怕的是沒有機會。”
樂池起身,拱手道:“王上,外臣告退。”
燕王職也不強人所難,“樂將軍打算何時回趙國。”
“辭別王上,便啟程回趙。”
“寡人送樂將軍。”
燕王職與樂池並車出了薊都,至十里送別亭,下車相辭。燕王職舉著酒樽面向樂池說道:“職,福分淺薄,不能與樂將軍共事,以振興國力。樂將軍,請飲了這樽酒。”
“趙君對我情深義重,不能相負。願王上得高賢輔佐,振興燕國,以謀大業。”樂池說完,飲了杯中之酒。
燕王職道:“天下之大,燕國孱弱,寡人應該去何處尋得天下賢才。”
“王上真心求才。大才之人,必會前往燕國,輔佐王上。”
燕王職不忍相離,送了三里,又三里,來到燕趙邊境。樂池再次辭別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王上,外臣告辭。”
燕王職問道:“樂將軍此去,不知何時方能相見。”
“有緣,自會相見。”樂池言罷,大笑而去。
燕王職注視著樂池離去的身影,久久不肯離去。
秦羿道:“王上,我們該回去了。”
燕王職雙眸泛出淚光,“寡人若得樂將軍輔佐,何愁大事不成。天不助燕國,天不助寡人。”
忽見,樂池馬車折回。
燕王職上前迎道:“樂將軍願意留下來幫助寡人成就大事。”
樂池喘氣道:“王上,臣知一人。王上得他輔佐,不出二十年,大業可成。”
燕王職問道:“此人之才,與將軍相比如何。”
“我為熒光,他便是日月光輝。王上得他,猶如周得姜尚,齊恆公得管仲。此人滿腹經綸,有經天緯地之才。王上得他輔佐,何愁大業不成。”
“此人,姓甚名誰,我好去拜訪他。”
“他是我樂氏一族的男兒。名毅,字永霸。乃樂羊後裔。”
樂羊的大名,燕王職早就耳聞,忙道:“樂毅身在何處。”
“正在趙國為吏。”樂池推薦了族中之人,再別燕王職。燕王職將樂池之言,銘記在心。樂毅兩個字,也刻在了他的心中。
話說,第二次中原大戰。趙國以最小的損失,取得了最大的利益。趙君扶持公子職成為了燕王。齊國也被秦韓魏三國擊敗,國力大損。楚國和秦國打得兩敗俱傷。趙國兵圍中山,中山國從燕國撤軍。齊國和中山國之盟也被離間。秦國和趙國結成聯盟。趙國將士一片歡呼。然而,一人一騎冒著大雨,出了邯鄲城。
趙雍身在鄗城,得知韓姬瑤病危,神情激盪。趙雍將政務交給李兌,即刻啟程趕回邯鄲。趙雍要在夫人離開之前,見她最後一面。經過幾日晝夜不停地趕路。夜幕,趙雍回到邯鄲,前往迎鳳殿。眾位大臣站在兩側相迎。趙雍形色匆匆,顧不上禮節,對著太醫令問道:“君後怎麼樣了。”
“君上,臣無能。”
太醫令面無表情地宣判,對趙雍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太醫令不忍心地說道:“君上,滿足君後最後的心願,讓她安心離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