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使韓忠走進房內,拱手道:“犀首,我奉王上之命,請你入宮。”
公孫衍拱手回禮,“請大令帶路。”
昨夜,趙雍將韓姬瑤送回迎鳳殿,留在那裡過宿。韓姬瑤見夫君離開叢臺宮後心事重重,久久不能安睡,問道:“夫君,攻秦雪恥,收復失地,也是你的志向。公孫衍邀請我國合縱攻秦,你為何不答應。”
“攻伐,乃國之大事,不可不慎重。”
韓姬瑤貼在他的胸膛,問道:“夫君有何顧慮。”
“攻秦雪恥,收復河西,不僅是趙國廷臣的使命,也是我的使命。君父未能完成遺願,抱憾終身。身為人子,便有繼承先輩的遺願,便交給後代人去完成。”秦人桑丘慘敗,趙雍心裡已然萌發了攻秦之心。但他制止了那顆狂熱之心,目的就是一邊等待契機,一邊秘密準備著攻秦之事。如今,中原諸侯合縱攻秦,這是最佳的契機。公孫衍來趙,邀請他合縱攻秦,他心裡是贊成的。但,攻伐之事,牽一髮而動全身。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他貴為一國之主,不僅要對百姓負責,還要對妻兒負責。既然要打,就要取勝。
“夫君,你單獨見見魏國來的使者,聽聽他的意見。”韓姬瑤又道:“夫君再做決定是否參與合縱攻秦。”
“夜已深了。”趙雍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快睡吧!”
公孫衍跟隨韓忠進入迎鳳殿,拱手道:“犀首拜會趙王、王后。”
趙雍一揮手道:“賜坐。”
“謝趙王。”公孫衍慷慨落座。
韓姬瑤沏好一壺茶,盈盈一笑道:“犀首,這是我父王派人送來上等的雲峰。你品嚐一下。”
公孫衍仔細品嚐了一番,回味道:“韓國的味道。”
韓姬瑤起身盈盈一拜道:“犀首與我夫君商談國事。我身為一介女流,再此多有不便。請容我告退。”
公孫衍起身拱手道:“送王后。”
韓姬瑤走後,趙雍開門見山地問道:“犀首,你是如何說服燕王和楚王加入合縱攻秦的。”
公孫衍知曉趙王的性格,據實已告,“燕王噲為太子時。公子升和少公子職與之相爭,以求儲君之位。燕國乃姬姓一脈,傳承了姬周禮制。嫡長子傳承製度,也根植在燕易王的心中。燕易王年老,不堪國事重壓,便將國中大小事物交給姬噲處理。姬噲便利用手中權力,排除異己。將公子升發配苦寒之地,少公子職派去韓國為質。燕易王甍,姬噲繼位,便沒有任何阻力。”
“但燕國有個隱患。”公孫衍頓了頓,續道:“燕易王娶的是秦王駟之女。秦國陪嫁而來的人,已然在燕國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股力量甚至可以左右燕國的朝局。燕王噲坐上了王位,心裡著實不安。我前往燕國,邀請燕王噲合縱攻秦,分說厲害。燕王出兵,一,可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樹立無上的君威。二,也能敲打秦國陪嫁之人的不臣之心。三,也表明了燕國與中原諸侯步調保持一致。燕國的地位,得到了中原諸侯的認可。”
趙雍笑道:“燕國一直被中原諸侯給忽視。犀首邀請燕國合縱,不但解決了困擾歷代燕君的難題,還增強了合縱之勢。燕王噲我也曾見過,此人看上去愚鈍,實則藏有大智慧。犀首,你切中了燕國的命脈,燕王噲怎會不加入合縱攻秦之勢。”
“燕王權衡利弊,當日給了我答覆,願意合縱攻秦。”
“楚國呢?”
“楚國雖是南方泱泱大國,但楚人自立為王,不服中原之禮,不敬周室。周室為了顏面,率領王師攻楚。楚人桀驁不馴,自立為王。中原諸侯鄙視楚人為野蠻人已有數百年。”公孫衍又道:“今日之楚,亦非當日之楚。楚地之廣,遠超三晉和齊國。楚地兵車萬乘,甲兵百萬,大有以爭天下之勢。我以合縱攻秦,推舉楚王熊槐為合縱長。楚國加入合縱既得到了中原諸侯的認可,又提升了楚國在諸侯心中的地位。再者,秦國和楚國爭鬥了幾百年,又有領土爭端。秦國若要東出,以爭天下。秦楚兩國必然水火不容。楚王自然知曉其中的厲害,便答應了攻秦。”
趙雍臉色一沉道:“寡人不同意參與合縱攻秦,犀首你會不會責怪寡人。。”
公孫衍沒想到趙王會如此一問,心裡捲起千丈巨浪,但他臉色平靜,回道: “趙國拒絕合縱,合縱便缺了一角,合縱之勢也大大減弱。攻秦之勢,絕不會中途而廢。”
“犀首,你為何要攻秦。”
“為何攻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公孫衍是魏人,但讓他一戰成名的是秦國。秦王嬴駟偏愛張儀,立張儀為相。公孫衍被逼離開秦國來到魏國。輾轉流浪十幾年,他又做了些什麼。除了年歲增長,白了頭髮,好像並沒有什麼事值得他緬懷一生。他想要建立不朽的偉業,秦國便會出來壞其好事,斷了他的歸路。
攻秦,一是為了洩心頭之恨。其次,他看到了秦人給母國帶來的威脅。現在的秦國國力已然不可小覷,光憑一國之力是難以取勝,唯有合縱攻秦,方能保住母國的安危。
“攻秦乃畢生所願。”公孫衍嚴明道:“既是為公,也是為私。”
公孫衍和張儀,魏國和秦國,這些事傳遍諸侯,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但公孫衍能夠坦誠自己的心意,著實令趙雍感覺意外。公孫衍沒有用為國為民的大道理來說服他,而是為公為私,此乃大丈夫。
趙雍問道:“五國攻秦,敗了又如何。”
“大丈夫立於天地。有些事做了會後悔一時,不做便會悔恨終身。犀首寧可做前者,也不願做後者。”
趙雍聞言,熱血上湧,拍案道:“好,寡人就參與合縱。”
公孫衍一愣道:“趙王,你為何...”
“寡人參與合縱需要理由嗎?”趙雍凝視著他,揚聲道:“犀首你是個百年難遇的人才。寡人若不支援你,不但你會覺得壯志難酬,抱憾終身。寡人恐怕也會如此。犀首,你就充分施展你的才華,教訓一下秦國。”
公孫衍聞言,眼眶飽含著淚水,活了這麼多年,總算遇見了一位懂他之人。公孫衍鄭重道:“趙王,犀首決不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