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以張儀為相,罷黜惠施,公孫衍遠走他國。魏國朝政的變化,震動諸侯。齊王田因齊大病一場,等病情好轉。由於越國和楚國出兵攻打齊國的南部邊境。齊王暫時饒過了中山,專心應對越楚兩國的戰事。等到越楚兩國的戰事,告一段落。他忽然得到魏國的齊使來報。
田因齊聽了,將文書丟在一旁,“魏國一向是和我國交好,如今倒向了秦國。張儀為魏相,必會唆使魏罌侍秦,而敵對我齊國。哼,這場較量,他秦國贏了。”
田罌,道:“王上,準備如何應對,接下來的棋局。”
“打吧!”田因齊,語氣毫不含糊,道:“教訓一下魏國,讓魏罌老兒知道,倒向秦國,就是得罪我齊國。”
田罌凝思片刻,道:“王上,魏國打不得。我們攻打他,魏國是徹底投入秦國的懷抱。”
“魏國已經投入了秦國的懷抱。”田因齊,眼神之中,閃現出憤怒,道:“現在不敲打他,等到秦魏兩國抱團取暖,在去攻打,已經沒有了意義。”
秦國咸陽宮。
嬴駟得知張儀成功當上了魏相,驅逐了惠施和公孫衍,對著贏疾笑道:“張儀這小子,還真有點本事。秦國容不下他,就去魏國為相。人才!人才啊!”
贏疾皺著眉頭,擔憂道:“張儀為魏相,你還笑得出來。”
嬴駟盯著贏疾,張儀為魏相,他怎麼不能笑了。
贏疾,嘆道:“我國驅走了張儀。張儀回到了母國,必定會竭盡全力幫助魏國,對付我國。王上,你還能笑嗎?”
嬴駟,擺了擺手,道:“疾弟啊!你對張儀還不夠了解呀!張儀是離開了我秦國不錯。張儀要走,我沒有橫加阻攔,你就沒有感覺到奇怪嗎?”
贏疾,失聲道:“王上,是故意讓張儀離開的。”
“沒錯。”嬴駟點了點頭,道:“去魏國為相,也是張儀提出來的。”
贏疾,沉吟道:“張儀不願為秦相,反而去魏國為相。秦國和魏國孰勝孰強,張儀腦子壞掉了嗎?”
“起初,我也是不解。”嬴駟,淡淡道:“現在,我懂了。”
贏疾,問道:“王上,懂了什麼。”
“張儀去魏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迫魏罌免去惠施的相位。”嬴駟,續道:“第二件事就是趕走了公孫衍。第三件事就是打亂魏國朝政。”
“惠施主政,主張魏齊交好。張儀逼迫魏罌驅走了惠施,便是斬斷了魏齊之間的關係。趕走公孫衍,便是破了五國合縱。以楚國質子公子高,制衡魏嗣。魏國百官分崩離析,自亂陣腳,就沒有機會攻打我秦國”。言到此處,贏疾內心,驚道:“王上的意思是說,張儀的心,還向著秦國。”
嬴駟,微微頷首,笑道:“疾弟。張儀去魏國做的三件事,還不能說明一切嗎?”
“惠施和犀首都是厲害的角色。尤其是犀首,竟然能想出五國合縱,共對諸侯的計策。犀首吃的是五穀,想出的計策,總會驚天動地,震動四海。”贏疾,擔憂道:“王上,張儀反覆無常。我們還是該小心一點。”
“犀首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也太令人害怕。當初是寡人輕視了他,才讓他離開秦國。寡人若是處理好一點,犀首張儀兩人共同治理秦國的朝政。天下諸侯,安敢小覷了我秦國。”嬴駟,臉色一變,陰沉道:“寡人用犀首,不用防著他。犀首一旦決定效忠誰,絕不會懷有二心。但張儀這個人相處久了,也讓人吃不准他想的什麼。寡人用他,也防著他。張儀若是投向魏國,為魏罌效力,對付我秦國。寡人,便會出兵攻打魏國,逼迫魏罌趕走張儀便是了。張儀,沒有秦國為後盾,他安能混得風聲四起。”
惠施離相,公孫衍遠走他國的訊息,也傳到了趙國邯鄲。
趙豹,道:“魏罌老了,也真糊塗啊!惠施和犀首這兩人,百年可遇不可求。魏罌倒好,大手一揮,趕走了二人。唉!魏國的氣數,怕是走到了盡頭。”
肥義,拱手道:“魏罌不是老糊塗。他太注重利益得失了。惠施和公孫衍與魏國的百年大計相比,孰輕孰重,魏罌心中自然明白。魏罌不顧百官反對,以張儀為相,就是為了緩和與秦國的關係。魏秦交好,秦國便不會出兵攻打他。”
田不禮,冷聲道:“可惜啊!魏王雖與秦國交好,卻也斬斷了與齊國的關係。魏王為了一個秦國,一個張儀。趕走了犀首、惠施兩位賢能之人不說,還得罪了齊國、楚國,也背離五國合縱的宗室。魏罌此舉,因小失大,太不划算了。”
李兌,道:“魏國朝秦暮楚之態,已傳遍諸侯。公孫衍倡議五國合縱,我是不贊成的。魏國的外交政策,反覆無常,混亂不堪。誰和魏國走近,就會惹上禍事。”
趙雍聽了諸位的意見,問道:“三晉和睦來之不易。如今,倡導合縱的公孫衍已被魏國趕走。五國合縱也土崩瓦解。但三晉和睦,終究是利大於弊。諸位,三晉還能不能維持友好的關係。三晉明天的走向,又該何去何從。”
趙豹,道:“犀首走了,維持這段關係也沒有多大的益處。臣以為,魏國違背盟約宗旨,我國不能和魏國走在一起。”
李兌,也道:“相邦所言甚是。魏國以秦人為相,倒向了秦國。秦國若要東出,必定會聯合魏國攻打韓國和我國。魏國不足以交好,但是韓國是我們的盟友,不能棄之。臣以為,為了防止魏國秦國,我國理應派出大使,前往韓國,與之交好。重新擬定好盟約,鞏固兩國的關係。”
肥義,也道:“魏國倒向了秦國,我國的局勢堪憂。三晉之中,韓趙兩國關係最好。臣也以為,我國應該派出大使,前往韓國,與之交好。”
田不禮,也拱手道:“我國不僅要和韓國交好。也要改善與中山國、齊國的關係。魏國倒向秦國的同時,也得罪了齊國。田因齊滅中山被越楚兩國戰事耽擱。如今,齊國邊境的戰事也告一段落。齊國騰出手來,必會攻打魏國。魏國怕是又要染上戰火了。我們不妨聯合齊國,一同攻打背信棄義的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