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用。”武三思淡然道,“至少我不會再像你一樣,幹出類似的蠢事。”
“你?!……”武承嗣氣煞,拍案而起。
武三思也站了起來,拱手一拜轉身離去,“兄長保重,小弟去也!”
看著自家兄弟大搖大擺離去的背影,武承嗣的臉皮漸漸漲得通紅,連眼睛都紅了。
最後沒能忍住,他一口汙血噴了出來,轟然倒地砸翻了食幾。美酒佳餚散落了滿地,一片狼籍。
此時此刻,薛紹正在夏官的官署之中,舉行重要的會議。
這是一年當中夏官最重要的會議。用現在的話來說,它叫做“年會”。除了夏官的全體官員和十六衛的大將軍,還有關內兩百多個軍府的所有折衝都尉,也就是各個地方上的最高軍事長官,全部都到齊了。
濟濟一堂數百人,集體坐聽薛紹這位最高軍事長官,訓話。
在朝的諸衛大將軍和夏官的官員,對薛紹都不陌生。但是對於地方上的折衝都尉位來說,薛紹就像是一個飄渺在雲間的神砥,想要見他一面可真是不容易。
這些年來薛紹經歷的那些事件、打下的那些勝仗,被民間的百姓口耳相傳,已經快要諦造成傳奇、演化為神話。尤其是在青海湖一役生擒吐蕃贊普器弩悉弄之後,薛紹在民間的形象都已經遠勝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這兩位門神,被誇張的形容為各種神佛轉世。
流傳最廣的一個神話,就稱薛紹是“韋陀轉世”。
武則天推崇佛教,“韋陀伏魔”已是民間人人皆知的典故。
《大藏經》記載韋馱菩薩常在娑婆世界擁三洲大法|輪,一十八世為將軍身,五十四世為宰相。在寺廟之中,韋陀菩薩常以武將形象示人。他頭戴鳳翅兜鍪盔、足穿烏雲皂履、身披黃鎖子甲,時常立於彌勒大佛的身後充當護法之神。
當初柳懷義編修各類佛典為武則天造勢,鼓吹她是彌勒佛轉世的女兒身,註定要成為女皇統治人間。現在民間針對薛紹也有了類似版本的傳說,而且薛紹的形象還是彌勒佛身邊的“守護神”。如此一來,這兩個民間傳說還真就形神俱在前後統一,不由得人不信了。
在如今這個時代來說,宗教的力量絕非尋常可比。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今日到場的許多折衝都尉,都是帶著一顆“朝聖”的心來到夏官開會的。
薛紹當然也聽到了這些傳說,他心中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會是玄雲子編出的段子吧?
當年在綏州討伐白鐵餘之後,玄雲子在綏州一帶就獲得了“聖英”的尊號,在當地的善男信女當中擁有無人能比的崇高威望。
有此先例,薛紹覺得“韋陀轉世”的傳言,還真像玄雲子幹出的事情!
傳言終究只是傳言,薛紹這個“韋陀轉世”的傢伙非但不吃齋不念佛,還滿肚子男盜女娼。細思了一陣“韋陀轉世”的傳說之中,薛紹心裡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雲山飄渺之間的那一所女子道觀,還有溼氣氤氳的大澡桶和懸掛在窗外林巔的那一鉤明月。
“怎麼辦,我好像有一點想念玄雲子了?”
心裡真的很癢。
但薛紹只能是忍著,因為他現在必須正襟危坐的面對數百名孔武有力的彪形大漢,不怒自威的對他們鄭重訓話。
訓話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宣佈廬陵王迴歸的事情。
這是朝廷近年來發生的,僅次於女皇登基的一件大事。兩京關內兩百多個軍府集中了大周天下近一半的兵力,薛紹要做的事情,就是確保每一個軍府的每一名折衝都尉,都從思想上高度的服從於朝廷的意志,行動上統一的服從夏官的指揮。
軍隊的穩定和擁護,是朝政強有力的保障。薛紹現在進行的一這項工作,和武則天爭取宰相重臣的支援,一樣的重要。
薛紹忙完了一天回家時,都已是傍晚。
太平公主接到他就開始打趣,“喲,韋陀大神回家了!此番降魔伏妖定是辛苦啦?”
“那可不。四處群魔亂舞,可把我累死了。”薛紹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了一句,驀然想起,“你怎麼回家了?”
太平公主神秘一笑,“你在官署裡忙碌,就沒聽說大魔頭的訊息嗎?”
薛紹一怔,“怎麼說?”
“武承嗣突發急症口吐鮮血!”太平公主神氣活現的雙手一拍、脖子一挺,白眼一翻舌頭一吐,“然後,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