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金吾衛,這是負責京城與皇宮治安、並負有儀仗責職的兩隻勤務部隊。薛紹的手從來就沒有伸到過一塊,他也懶得去伸。因為這兩衛人馬很早就是丘神勣與武懿宗的天下了。現在他們不出意料的,分別成為了左右金吾衛的大將軍。
左右監門衛,這是負責把守皇宮各個大門的軍隊,當然除了至關重要的玄武門以外。這兩衛人馬歷來和薛紹的關係不大,將來估計也不會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武攸止和武攸宜將會成為左右監門衛的大將軍。顯然,武則天給她家的大門選了兩個最讓她放心的小門神。(又或者看門狗?薛紹如此滿懷戲謔的想道。)
左右豹韜衛,這是武則天給它改的名字,它們曾經叫作左右威衛。它們是南衙府兵的重要野戰軍組成部隊。這兩衛大將軍都有了新人選,左豹韜衛大將軍,郭元振。右豹韜衛,檢校大將軍薛楚玉。將軍,張仁願。
這可以說,是武則天做的最讓薛紹滿意的地方了。儘管薛楚玉生死未卜,但是武則天給予了他極大的肯定與尊重。還有張仁願的異軍突起,這多少也有一點出乎薛紹的意料之外。因為朝廷在發出這份令文的時候,還不知道受降城的事情。武則天最多隻是知道,朔方舊將張仁願曾是薛楚玉在跳蕩軍的副手。
左右玉鈐衛,曾經名叫左右領軍衛,它們的地位與重要性相當於豹韜衛。左玉鈐衛大將軍早有人選現在未作變動,他叫麴崇裕。薛紹和這個人有點陌生,只知道他是高昌國投降過來的國王之子。這次李唐皇室叛亂,他與王孝傑一同前去鎮壓有功。相比之下,右玉鈐衛大將軍的人選就讓薛紹感興趣多了,唐休璟是也。薛紹一直都挺器重和看好唐休璟,認為他是當代儒帥的一個典型代表。受任右玉鈐衛大將軍,對唐休璟來說絕對是實至名歸。
餘下還有左驍衛與右驍衛,它們的大將軍之職被授予了兩位異族將領,李大酺與孫萬榮。這沒什麼奇怪的,大唐慣有此例。李大酺和孫萬榮當然不會跑到洛陽去任職,這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榮譽而已。
總體來說,軍隊將要進行的各項調整與人事任命,基本上還是能讓薛紹滿意的。但他還是提出了一個頗為“出格”的請求,他希望朝廷能將王昱也任命為右衛五品左郎將,並由他的家人代領田產俸祿等項。
上官婉兒不解,她說雖然王昱是你的學生,但畢竟還沒有立下太多的功勞。再加上他現在已被突厥人俘虜而去,那怎麼還能加封官職呢?
薛紹答說,當年李陵被匈奴俘虜,漢武帝聽信謠言殺了他的全家,然後李陵就真的變節了。我不希望王昱變成第二個李陵。
上官婉兒則是說出了她最擔心的事情:萬一王昱真的變節了呢?
薛紹輕嘆了一聲,那就是下一個元珍。我的敵人。
聽到這話,上官婉兒的表情變得有些悲苦,“一開始我就應該攔住他,不應該讓他跟隨程務挺一同出征。”
薛紹輕嘆了一聲,“我走的時候曾經反覆叮囑,不要讓王昱太早拜將太早掌兵。不是我信不過他,而是兵權這東西實在難以駕馭。雖然他的年紀和我相差並不太大,但他經歷的事情實在太少了,他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足夠的威望。不出所料,到了前線他和程務挺起了爭執,卻又無法說服或是攔住程務挺,這最終導致了前線軍隊的分裂。要我說,武太后在王昱的這件事情上,真是有點操之過急拔苗助長了。她非得不聽我的忠言相勸,也是惱人!”
“……”上官婉兒默然無語,輕輕的點了點頭。
薛紹眉頭微皺,小聲說道:“你肯定早就聽說了,我當著許多大將的面將他痛打了一頓。你可曾想過,為什麼?”
上官婉兒點了點頭,輕聲道:“我朝軍律森嚴。細究起來,王昱抗拒主帥分裂軍隊,是為死罪!你不責罰於他,難掩眾將悠悠之口。”
“是啊,死罪!”薛紹輕嘆了一聲,“為了給全軍將士一個交待,我讓他先去取回程務挺的屍體,暫緩當時的窘境。然後我打算,在接下來的戰鬥當中給他戴罪立功的機會,誰知道他居然會成了俘虜。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哎!”
“事已至此,你就別再自責了。”上官婉兒伸出手來,輕撫薛紹的胸口,柔聲道:“我早已知道,你吐血暈厥然後大病一場的事情。我可不想,你在我面前再來一次!”
薛紹苦笑,“那王昱的事情,怎麼辦?”
上官婉兒眉頭微皺尋思了片刻,說道:“只能是回朝之後運用外交的手段,再去尋求解決了。”
“暫時,也只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