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還有一個疑惑是,有些人喜歡清淨,你讓他冥想時邀請那麼多人來自己的心靈世界。他要是有不情願怎麼辦?”
嚴子休道:“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無法和別人完全徹底共享。這是由非一非異的生命實相決定的。其中牽涉的原理很深,我就不展開具體說了。對初學者,你就對他說,有一處美麗的世界是自己受用的, 不必分享,也沒法分享。這樣就可以了。打個比方來講,就像你家有內宅外宅,外宅可以請親朋好友來,內宅就是自個受用的。”
嚴子休當然知道,諸佛成道都有自受用淨土和他受用淨土的區別,可是現在對這幾位講這些, 內容有些深,時機有些早。
雷春抓了抓頭髮:“自己受用?噢噢, 我懂了。哪怕是內宅,我也有自己的書房,可以寧靜獨處。”
“對。”
老馬趕緊把這兩個難點記了下來。
謝院長問:“小嚴,這培養正氣是預防,大家都懂了。萬一中招以後怎麼辦呢?”
嚴子休道:“首先是穩住心態。定心能令事化小。人一旦六神無主,抵抗力就渙散了。一著急,免疫力就下降了。六神無主,小事變大,大事變壞。六神有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要先穩住心態。”
謝院長很贊成:“是的。我看病把脈時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案例。如果病人的脈象還顯得有主,預後就良好。”
老馬很好奇:“什麼叫脈象有主?聽起來有點玄啊。”
謝院長解釋道:“是有點玄,但卻是事實。你摸著病人的脈, 感覺就像一家人的主心骨還在,大家齊心協力去渡過難關。脈象無主, 就是那種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
嚴子休認可地說:“這個要靠多摸脈去體會, 可意會很難言傳。總之,心有主,脈象就有主。”
林老闆問:“既然穩住心態如此重要。那怎麼穩呢?”
嚴子休道:“自己能穩住,就自己穩。自己穩不住,就求助親朋好友裡面能級高的人來幫忙。荀子說,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該依靠的時候,就得想辦法依靠,不能獨自硬撐。”
雷春問:“看來平時有一些能級高的朋友很重要啊。穩住心態之後呢?”
“穩住心態之後,就是針對具體症狀,一一去化解有關負面情緒。”
“醫藥還用嗎?”老馬問。
“當然用啊,調心並不是否定醫藥。而是說身心並調,少受罪,好得快。古人說,身病以心病為根,心病若無,身病相對好治。”
“身病以心病為根,說得好啊。”謝院長讚道。
嚴子休問:“謝院長, 這次流感主要有哪些症狀?”
謝院長回想了一下:“主要是發熱、發燒、咽喉幹痛、身體乏力、咳嗽、流涕、腸胃不適。這些在中醫心理學中和哪些對應呢?”
嚴子休體會了一下:“人的心理千變萬化, 我只能提示一部分。發熱、發燒, 和急切盼好的心情有關。咽喉幹痛, 和說話溝通時,覺得不夠理想而擔心害怕生氣著急有關。身體乏力,是心裡做某些事能力不夠,或者做了之後效果不好。咳嗽,是說話時有猶豫糾結,有痰是想繞著彎說。
“流涕,是一些情感沒有釋放完,鼻塞,是和長輩、領導、老師等溝通時有障礙。腸胃不適,是對某些發生的事情不接受,即便勉強接受了也沒有全想通。當然,我提示的這些可能不夠全面,主要還是要讓當事人和身體對話。身體知道答案。”
謝院長掏出記事本,把這一段記了下來:“這太有價值了。如果大家都知道,至少能少受很多罪啊。我回去馬上向中醫院的同事們宣傳。”
“身體知道答案,這話說得深刻啊。”老馬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語。
……
說說談談,很快就要到午飯時間了。
吉祥領著一群孔雀飛了過來:“嚴子休,這些是你的朋友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