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記者沒有辦法了,他這時候決定放棄自行思考,反正要自己想的話,那一時半會肯定想不明白,張大記者的目光開始掃向眾人,決定找一個人來給自己解惑。
張大記者先看向馬曉飛,嗯,這傢伙首先排除,張大記者認為自己也是有自尊心的,他剛才既然拒絕,那自己當然不會去開第二次口。
張大記者再掃過華領隊和王易,這兩位同樣可以排除,別看這兩位也是職業的吧,但畢竟已經遠離一線多年,張大記者認為真要較真的話,這兩位現在還未必下得過自己呢。
張大記者接著看向孔二傑,嗯,從理論上說,這位應該是最合適人選,畢竟是“最職業的職業棋手”嘛。
不過張大記者想想還是放棄。
原因無他,別看孔二這傢伙棋高人又帥吧,但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嘴賤,京城人士的他可是典型的“京油子”,為了防止他的毒舌,張大記者還是決定放棄向他請教。
最後也就只剩下一位黃奕中六段了。嗯,不錯不錯,張大記者認為這位同學合適,長相忠厚的黃六段不僅是高棋,他現在的女朋友其實還是張大記者的同事,都是供職於“圍棋天地”雜誌社,既然有這層關係在這裡,那麼不問他問誰?
“這個奕中......”
“呵呵,老張你先別問,你先比較一下襄屏今天實戰這個下法,和以往正常定式下法的差異,只要你琢磨清楚這個差異,應該就能感受到這其中的妙味了。”
“哦?”
必須承認有個業5當女朋友的人就是不一樣啊,黃六段就這麼一點提示,當張大記者按這個提示展開思考後,他還真的捕捉到點東西了:
“以前定式的下法這裡都是“上長”可襄屏今天卻是在這裡“連扳”,這樣雖然讓自己多出一個斷點吧....難道....難道他根本就不在乎這個斷點、或者乾脆就說,這個斷點其實一定都不嚴厲?”
見張大記者很快找到重點,這時連旁邊的馬曉飛都笑了:
“呵呵不錯不錯,有兩把刷子,不虧是能當我們“張老師”的人。”
張大記者卻沒理他了,而是一直盯著黃六段,黃奕中也笑了,笑過之後他感慨道:
“以往的定式都是“上長”,現在看來就是一種想當然的下法呀,是大家顧忌會多出現一個斷點才這樣下的,可看過襄屏的下法之後,卻發現這個斷點根本就不嚴厲,甚至都可以說根本就不存在,那麼老定式和新下法比起來,老下法就顯得太過鬆垮了,這其中的高下立判。”
張大記者聽了點點頭,對於圍棋中的“松和緊”,那麼到了他這種水平自然都會有概念的。
舉個簡單例子,比如說圍棋中的某些棋形,你明明可以“扳頭”卻沒去扳,而是“退”了一步,那麼這個“退”的下法就很可能是“鬆緩”。
反過來呢?如果明明不能“扳”的地方你強行“扳頭”,那麼這種下法就是“過份”甚至“無理”。
今天這其中的差異就是如此:老定式中的“上長”,是大家認為李襄屏的“連扳”可能過分了,只有這樣下才是“本手”,然而看過李襄屏的下法呢,卻發現那步“連扳”完全可以成立,那麼相對比之下,原來的“本手”自然就變成“鬆緩”。
“松和緊”的差異雖然理解了,不過在這個時候,張大記者還有疑問,畢竟像這種“松和緊”的概念,屬於圍棋中比較虛的東西呀,難道就這麼點好處,就能抵消那一串“老漢推車”的俗手?
“奕中你看這......”
張大記者用手指的正是黑棋“老漢推車”的那一串.
黃六段笑了:“這一串怎麼了,因為那個斷點不存在,那麼這一串就是厚勢呀,你來看......”
黃奕中開始在棋盤上用參考圖說話了,他現在擺的是幾個“夾擊”的變化,等看過他的變化圖後張大記者也完全明白了:
這一串貌似真是“厚勢”,因為有了這幾個子再去“夾擊”,白棋原先“一間低夾”的那枚棋子頓時呼吸困難,根本就不敢在區域性亂動,說是已經無疾而終都不為過。
不過雖然已經看清黃奕中擺的變化圖,張大記者還是對那串“老漢推車”有點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