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科舉。選賢任能。為國家培養賢才……
所有的一切。也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清塵將自己變得忙碌。因為只有忙碌的時候。她才會暫時忘記遠方的人。忘記那個願意為了她。放棄生命的男子。
她告訴自己。當她完成他的願望。當這個天下不再有凝月天星。而是變成真正的統一的國家的時候。他一定會好好地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對她微笑。
朝臣們也有說沐清塵牝雞司晨的。也有說她想效仿廢皇后鍾婉瑜的。但是清塵都不為所動。該殺的殺。該用的用。手段雷厲風行。殘忍至極。卻也有效至極。讓朝臣膽戰心驚。也讓樓惜玉感到嘆惋。
“清塵。你是個女兒家。你為何要將自己逼到這樣的地步。”樓惜玉曾忍不住。如此問著。
“亂世和治世不一樣。治世需要仁德賢君。亂世卻需要一個手段鐵血的暴君。只有這樣才能將天下穩定下來。正因為我是個女兒身。我無意成為中原的女帝。我也不需要什麼千古賢名……後世的史書如何評價我。都不重要。”清塵說道。“但是你不同。你將來要登基。要秉承你一貫的作風。以仁德治理天下。你的身上就不能揹負任何汙名。是我把你推上這個位置的。我要留給你一個治世。而非亂世。”
清塵的一席話。讓樓惜玉感觸頗深。他知道。清塵是真心在為這個江山考慮。在為登基以後的他考慮。
從那以後。樓惜玉再沒有勸過清塵。只是將所有對清塵指指點點的朝臣名字都記下來。他們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全部都記得清清楚楚。他並非一定要這個天下。可是若有一天他真的坐上了那個位置。他需要為清塵正名。史書上。不該對清塵有不利的評價。
日月星辰。也不知幾度變幻。光陰輾轉而過。
當那個據說是被廢皇后下了慢性毒藥的皇上再次臨朝的時候。卻是為了同意玉鉤公主的一個出格的請求。
“啟稟皇兄。如今天下初定。但不排除有某些亂臣賊子圖謀不軌。以亂我大好江山。”清塵說道。“臣妹請命。請皇兄將尚方寶劍賜予臣妹。容臣妹代天子出巡。斬貪官。誅佞臣。懲惡民。以定中原天下。以安忠魂民心。”
此言一出。朝臣震驚。
手執尚方寶劍。權力如同欽差。有先斬後奏之權。若說往日沐清塵在朝堂上還有樓惜玉與她相互掣肘。那麼到了民間。豈不是成了沐清塵一個人的天下。任由她為所欲為。
更何況。中原自古以來就沒有女子為官。如今沐清塵越俎代庖。已經有違祖制。卻還要打尚方寶劍的主意。
就在朝臣們打算上奏。駁回沐清塵的請求時。卻聽到那個據說重病纏身的皇帝。忽然間中氣十足地說了兩個字:
“准奏。”
“臣妹多謝皇兄。”沐清塵謝了恩。從沐清珏身後的公公手中接過尚方寶劍。然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大殿。走的十分瀟灑。
而在清塵離開之後。沐清珏也宣佈退朝。重新回了未央宮修養。
伺候。朝政由一字並肩王樓惜玉一人打理。因為疆土擴大。很多人認為山高皇帝遠。而樓惜玉遠在京城鞭長莫及。便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結黨營私。強強民女。或者收受賄賂……
有的人甚至還攀上了朝中京官。互相勾結。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一字並肩王似乎有千里眼順風耳。不管哪個邊陲小地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能很快地傳入他的耳朵。然後他開始對京中的朝臣下手。
而一開始因為“山高皇帝遠”這種思想而存有僥倖心理的朝臣。在一時間人人自危。就怕自己的事情被樓惜玉察覺。
而眾人所不知道的是。沐清塵手執尚方寶劍。自願成為樓惜玉的耳目。行走江湖的同時。懲惡揚善。順便處置朝中的貪官汙吏。然後給樓惜玉通風報信。兩人一人在明。一人在暗。配合默契無間。
正因為這樣。即便天星國的疆域擴大了一倍。更加難以管理。可是那些官員卻依舊不敢有任何私心。因為他們不知道。並肩王手中的刀劍。什麼時候落在自己的頭上。
天星國的吏治。逐漸開始清明。朝綱上下。一片凜然正氣。文臣有風骨。武將有傲骨。而百姓心中那些因為戰爭帶來的陰影。也逐漸淡化。直至消弭。
...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