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為沈崇的瘋狂而或歡呼,或譏笑,或幸災樂禍覺得他年紀輕輕就瘋了,又或對他的華麗轉身之毅然決然而欽佩不已。
但總之,無論是沈崇的粉絲,又或者是看他不順眼的人,真沒幾個人看好他能在航空業這條路上走多順。
誠然他是挖空了西繁航空研究所二所,但須知二所本就是一所的預備役,在國內幾大研究所排名末尾。
華國迄今為止發射的數百枚火箭中,只有不足二十枚由西繁二所主持設計製造。
無論是與NASA相比,還是和華國另外幾個航天所相比,二所都算不上強力機構。
更何況,在絕大部分人眼中看來,即便有關部門不追究,二所的人雖然能出來,但多年技術沉澱還是得留下。
但人們顯然低估了沈崇的魄力,為了上天他堪稱不擇手段。
能夠直接挖空一個事業單位,他靠的不僅僅是透過斬妖得到的自上而下的手段,更付出不菲代價。
他不但要了人,更完全搬空二所,甚至鳩佔鵲巢。
此外他更從西繁一所、酒溪基地、NASA與歐美民營航空企業買來大量成果。
若是普通人,即便再有錢也不可能買到這些東西。
但沈崇提高預查裝置產量,再拿出的全套沈德巴赫定理論證過程,對聚靈陣2.0版再次改版。
他投下如此重注,斬妖出面幫他將事情做到了極致。
他本就不是外人,在多方面原因影響下,他得到了華國政府不遺餘力的幫助。
哪怕旁人覺得他或許真只是錢多給燒得慌,拿來玩兒。
但民間富豪對航天業展現出這種興趣,更親自出錢,本身還是值得鼓勵的行為。
這與歐美國家的企業透過融資等金融手段來做航空業,又是另一個概念。
他用的都是他本人自己的錢,即便敗光了,那這錢終究也會轉化成GDP的一部分,會回流到普通老百姓手裡。
這不是壞事。
至於他溢價從NASA與歐美民營航空買來的技術資料,看起來有點虧。
但如果不是溢價,如果他不是華夏民營企業,如果不是這些科研單位與企業希望得到他的友誼,他同樣拿錢都買不到。
這些東西買到就是賺到。
別人在把東西賣給他時,自然知道他肯定會將這部分資料與華國官方科研機構拿去做利益交換,但這一切都在預料中。
不付出一定的代價,誰都別想得到任何好處。
此時,在西繁市研究二所的原址,如今換牌成為崇宇航天的公司總部內,沈崇正揹負雙手站在會議室舞臺上。
下方正有約莫兩百多雙眼睛,用疑惑不解的目光看著他。
在場全是技術人員,他們的身份驟然間從旱澇保收的事業編制科研人員變成了私企員工,即便這件事本就有上面的指示,但人心難免浮動。
若是正常情況,從事業單位過度成私企,必然還需要一個管理推進的過程。
但事急從權,沈崇沒那時間慢慢讓這些人完成心理過渡。
他只有一個辦法,簡單粗暴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場面上這兩百多雙眼睛裡,每一雙下都藏著各自不同的心情。
有人忐忑,有人迷惘,有人內心湧動著不該屬於他的野心,還有人在腦子裡思索下家給的待遇是否能讓自己說服家裡人跳槽。
時代在變革,鐵飯碗似乎也不再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