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給他們三年。
規模將會有多大?
一時間。
不止是徐興,連帶著在座的好幾個投資方,都露出了不小的興趣。
不過。
此時此刻。
也有人提出了疑問。
“彭總。”
“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聽到詢問。
彭國昌點了點頭。
“是海湖證劵的譚總是吧。”
“您請問。”
而後。
譚科明就笑著開口道:
“彭總剛剛介紹的‘跑得快’歷史發展,很精彩。”
“也有吸引力。”
“但我發現。”
“在‘跑得快’的成長道路中,‘食寧記’的影響是不是太大了一點。”
“所以,我就想問一下。”
“在未來,‘跑得快’如果剝離了出來,那是否還能達到如今的增長速度?”
一句話點明瞭核心問題。
不愧是個幹投行的老狐狸。
徐興在心裡腹誹了一下,而後,也把目光放在了臺上的那位中年人身上。
因為她也想知道。
‘跑得快’要是離開了‘食寧記’的輸血,還能不能有現在的擴張能力。
見狀。
感受著在場二十幾雙眼睛的關注。
彭國昌看了眼一旁的美少女老闆,斟酌了一下後,笑著開口道:
“譚總說的沒錯。”
“‘跑得快’在發展過程中,的確是依仗了‘食寧記’。”
“但是.”
“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張圖,也許它可以幫我回答這個問題。”
說著。
他就轉身,在幕布上連跳了好幾張照片,等一組資料出現的時候。
他才繼續開口道:
“2001年。”
“‘食寧記’的訂單在整個‘跑得快’客單組成中,佔比80%。”
“2002年。”
“這個資料就掉落到了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