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康逃得匆忙,麾下計程車卒全都顧不上了。
他只帶著數千騎兵,匆匆出了北門,將城中兵馬盡數留給了趙雲。
城裡這些士卒是死是降,就不是他公孫康考慮的問題了。
奔出城外之後,公孫康與陽儀、卑衍等將,都生出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雖然失了襄平,可至少保住了小命。
陽儀對公孫康問道:
“主公,現在我們怎麼辦?”
公孫康面色陰沉,咬牙道:
“趁著趙雲還未攻掠州縣,咱們先去各縣把兵馬聚集起來!
聚齊兵馬,再跟趙雲拼個你死我活!
趙雲既然跟我公孫氏不死不休,那我也絕對不會讓他好過!”
公孫康守襄平時,已經從各州縣招募了一部分士卒前來支援。
現在遼東諸縣只剩下守城之兵,已經沒有多餘兵力讓公孫康呼叫了。
如果再繼續抽調兵力,各個縣城的統治都會出現問題。
若是尋常之時,公孫康絕對不會那麼做。
然而現在的公孫康,就如同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
他已無退路,不惜讓遼東大亂,也要跟趙雲殊死一搏。
公孫康既逃,襄平城內的遼東軍無人指揮,被乾軍殺得大敗。
公孫恭趁機站出來,為趙雲招募這些士卒,絕大部分的遼東守軍,都選擇向乾軍投降。
趙雲張榜安民,命麾下大軍守好城池。
襄平乃是遼東治所,失了襄平,公孫康就是喪家之犬,不足為慮。
公孫恭對趙雲獻策道:
“趙將軍,公孫康雖然逃了,可沒了城中大軍,他萬萬不是我大乾的對手。
將軍可在遼東通緝公孫康,並派斥候四處搜尋此獠蹤跡。
用不了多久,就能拿下逆賊公孫康人頭,獻給主公了!”
趙雲還未說話,公孫瓚便奇怪道:
“公孫恭將軍…
公孫康是你的親兄弟吧?
你為何如此痛恨於他啊?”
公孫恭總不能跟公孫瓚說,自己要用兄長公孫康的人頭,來換自己的前程。
那樣會被公孫瓚給看輕了。
他咬牙切齒,對公孫瓚解釋道:
“主公仁慈,給我公孫氏一個機會,讓我們棄暗投明。
我數次勸說公孫康,讓他把握好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