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生志看來,這份電令中,“相機”二字是那麼的刺眼。
何時才是合適的時機?
老蔣什麼尿性,唐生志一清二楚。
本來就已經在“比誰更不要臉”的這一次交手中,惹得老蔣中文名牙切齒了,再萬萬不能再讓他抓到把柄了。
所以唐生志才演了這麼一出,想讓這些將領中跳出來一個來,然後帶動所有人,給他背鍋。
到時後回了武漢,他自然可以說是守城部隊的將領均認為現在已互了最合適的時候,所以他才同意撤軍的。
但特麼的竟然沒一個出聲的?
你們把委員長軍令當成了什麼?
唐生志看著底下的一群人,眼珠子裡都快噴出火來了。
“既然諸位都覺得時機未到,那就再堅持兩天吧!”唐生志故伎重演,再一次的使出了對付委員長的那一招:威脅!
既然沒有願意退,那怕就死在這裡吧!
“哼!”
最後面的地方,又有人冷哼了一聲,不過離的遠,唐生志沒有聽到。
這次不是方不為,還是宋希連。
雖然他一直沒有違抗過唐生志的任何命令,但每過一天,對唐生志的不齒就多了一分。
唐生志比誰都想逃,現在卻危脅起在座將領,要堅守南京?
真是天大的笑話。
火輪被炸的第二天,譚平道就跑來找宋希連了。
說是奉司令部之命,來正調兩艘最大的漁船。
宋希連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當即便問譚平道,他奉的是司令部的誰的命令。
是三個帶司令,劉興,肖山令,羅卓英,還是參謀長周讕,更或是總司令唐生志?
譚平道吱吱唔唔半天,也沒敢說出唐生志來,最後直接被宋希連轟了出去。
譚平道走了還沒一個小時,周讕又來了,張口就要調船。
宋希連當時甚至有暴捶周讕一頓的心思。
當時的雨花臺,中華門,以及光華門,都打成了血肉磨坊,你一介參謀長,不為城防總司令出謀劃策,卻跑來調船?
對派周讕來要船的那個人,他也已是徹底絕望了。
藏頭露尾,一點擔當都沒有,攤上這樣的上官,他宋希連算是倒了八輩子的黴。
宋希連連個好臉色都沒給,直接告訴周讕:想調船,可以,拿唐司令的手令來,或是讓唐司令給他發電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