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位!”等上完香,坐堂大爺再次高喝,眾人起身。
“山主在位!”坐堂喊道。
司徒老先生頜首致意,走到山主之位坐了下來。
“坐堂,陪堂,執堂,管堂……”
隨著坐堂大爺的聲音,各排頭目各歸各位。
“各堂各執其位,務必慎重,若有差池,務請指正……”
這是早期的洪門入門規距之一,意指各當家若知入門新人底細有差,需當場指出。
雖然早就脫離了密秘結社的性質,但老規距還是留了下來。
眾當家落座,下來便是各位客卿和觀禮的來賓。
“來賓上坐!”
來賓坐在後排,方不為看的不是很清楚,但聽起身的動作,應該有八到十人。
坐堂並未介紹客卿和來賓身份,只是說了幾句若禮數不周,敬請指正的客氣話。
然後又傳新人。
今日擺的是大香堂,禮法森嚴,出不得一點差錯,所有新人在前一天都被傳來總堂排練過,對接下來的程式瞭然於無。
三十多位新人自覺排成縱列,挨個入門。
門內門外各有兩個赤著上身的大漢,各執一把寒光閃閃鬼頭刀,交叉在頭頂,每個入門的新人都要從這兩刀底下鑽過。
這四把刀又稱夾道,執刀的全是會中武職子弟,大都是門內負責辯查奸細的黑旗五爺和花冠六爺的副手擔任,而且身手不低。
擺這個陣勢,一是試底細,二是試膽色,若是見了刀光都怕,哪裡敢跟著造反?
掃地出門都是輕的,說不定會被當成奸細綁起來。
“來者通名!”四個大漢齊聲暴吼。
吼聲如同驚雷,震的人耳朵嗡嗡做響。
站在十幾位之後的方不為訝異的抬起了頭,看了看四個大漢。
沒想到真有幾分功底?
八成是練過內家拳的。
在這種狹小的空間裡,普通人根本喊不出音浪滾滾的暴音。
排第一的便是張永和提到過的那位洋行的老闆,看起來膽色很足,而且提前也交待過,並未被這一聲暴吼嚇住,鎮定自若的回道“潮州楊子期!”
楊子期報的是祖籍。
“可知此地為何處?”大漢問道。
“洪門要地!”新弟子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