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就好,至少不用他多費口舌解釋了。
“年輕時,曾在美國打拼過一段時日,與美堂兄同一年入的致公堂,後來結為異姓兄弟,之後美堂兄成立安良堂,我被邀至美國,任‘中堂’大爺!”
於二君解釋道。
方不為眨了眨眼睛。
安良堂是司徒美堂首創,沒有前任龍頭,也就少了“制皇”這個虛職。
山主,副山主,香長下來,便是“盟證”這一席,也叫中堂大爺,內八堂之二,坐第四把交椅,屬京官,行一,意思是坐第一排。
大都由客卿擔任,說直白些,就是長老。
放到後世的香港三合會中,就是二路元帥。
後世的香港三合會,早已將洪門組織三十六部半官職的編制精了又精,簡了又簡,最後歸類為六部半:山主、二路元帥,紅棍,白紙扇,草鞋,四九仔和算半部的外圍成員藍燈籠。
主要原因是官太多,馬仔太少。
以前的制皇,盟證,坐堂,陪堂等行一的京官席位,全被改成了二路元帥,由一人或少數幾人擔任。
而因為要經常開片搶地盤,打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原本屬於外八堂,排到十把交椅之外的“刑副”,則成了坐第三把交椅的紅棍。
而原本在堂內坐第三把交椅,有時甚至會由龍頭兼任,充當總堂丞相角色的“香長”,則成了白紙扇,比紅棍還要低一級。
安良堂的香長就是由司徒老先生兼任,嚴格來說,於二君是堂內的第三號人物。
要不是他長居南洋,只能擔任客卿,不然絕對是副山主的不二人選。
方不為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暗道了一聲怪不得。
以於二君和司徒美堂的這一層關係,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在第五大道買到獨棟的寫字樓,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司徒老先生加然是華人,但在美國上流社會的地位非常高。
一九零五年司徒美堂成立安良堂之時,現任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便開始擔任安良堂的法律顧問,一直到一九一三年,羅斯福不做律師,竟選副總統失敗,轉任美國海軍部助理部長。
羅斯福是美國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統,連續當選四屆,在他歷次竟選中,司徒老先生沒少貢獻政治獻金。
可惜當選第四屆總統半年後,因突發腦溢備去世,由副總統杜魯門接任。
杜魯門接任後,一轉對國民政府大力支援的態度,改為觀望,這也是國民政府在內戰中節節敗退的原因之一,更是司徒老先生一反常態,重組致公黨的主要原因。
要是羅斯福在任,中國的近代史可能已被改寫。
別說為司徒老先生是運氣好,瞎貓碰上了死耗子,羅斯福總統給他當法律顧問的時候,羅斯福的叔叔正任美國第二十六屆總統,史稱大羅斯福。
這一切都是有淵源的,包括司徒老先生為何在建國前的國民政府,建國後的新政府中有那麼深厚的影響力……
方不為心中一動,又看了看於二君。
若是怕自己立不住腳,讓司徒美堂幫趁一二,發一份電報既可,沒必要把他的香冊給自己。
於二君是什麼意思?
傳承?
可能是看出了方不為的疑惑,於二君指著香冊解釋道:“有了香眾這一層身份,就成了自己人,護佑兄弟家謄就成了份內之事,就算你不在,家人也有個依靠……”
於二君是想讓自己加入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