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秋津丸上的水兵冒著橫飛的彈片,將這艘艦艇上攜帶的大量彈藥和油料,全部給丟到海里面。??.?`恐怕在重點火力打擊之下,這艘滿載排水量一萬多噸的,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兩棲登6艦。不是死在抗聯的炮火之下,就是被自己船上攜帶的物資殉爆給送到海底。
但即便僥倖如此,這艘艦艇如果能夠返回日本本土的話,不經過長時間的修理,恐怕也很難在參加任何的行動。為了保住這艘日本6軍的驕傲,也是全世界所有6軍之中,裝備的唯一一艘有登6能力的航空母艦的安全,上月良夫做出了先行撤出這艘艦艇的決心。
面對著抗聯越密集的岸炮火力,此次登6作戰而特別組建的四十三軍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將咬咬牙。在與指揮護航的海軍艦艇的海軍緒方真記少將緊急商議之後,還是堅持繼續實施登6作戰。
海軍派出艦艇儘可能的抵近射擊,全力壓制抗聯的岸炮陣地。並指揮還在戰區的海軍航空兵,也全力壓制敵軍的炮火。掩護6海軍運輸艦至少也要將重武器全部送上岸,以支援已經登6的師團。就算無法前進,也要能夠在祁口一線固守下去。
不過緒方真記少將也提出,將目前已經身受重傷的長良號輕巡洋艦先行撤離。留下還有戰鬥力的龍田號,指揮其餘的驅逐艦並以下級別軍艦,繼續掩護6軍登6行動,在祁口一線堅持到所有的兵力上岸之後再撤離。
考慮到大本營的想法,上月良夫中將不僅同意了緒方真記的要求,還命令除了已經脫離的秋津丸之外,將已經解除安裝完畢,雖說捱了幾炮彈但損傷不大的神州丸。隨同被打成了半殘廢的長良號巡洋艦,在驅逐艦、海防艦各一艘的掩護之下,跟隨撤退的船隊一同撤離。
所有已經解除安裝完畢的運輸船,無論是6軍所屬,還是海軍的艦艇全部都撤離,不在繼續留在祁口一線。??.??`不單單是脫離到炮火射程之外,而是直接利用天色尚明的最後時間,全部撤離出戰區。
在這二位的堅持之下,參加登6的第九師團和四十四師團,主要是四十四師團尚未登6的餘部,只能冒著抗聯密集的炮火繼續強行實施登6。所有已經完成解除安裝的運輸船,則在海軍兩艘海防艦,一艘驅逐艦的掩護之下,開足馬力迅沿著來時航道,不敢有一絲一毫越軌的撤離渤海灣。
先撤退的自然是秋津丸與神州丸這兩艘6軍的寶貝,與海軍長良號輕巡洋艦。當然這個前提是這艘秋津丸,與他一樣捱了七炮彈,上層建築被炸的一片狼藉的兄弟神州丸,能夠一路平安的透過,杜開山在老鐵山水道給日本海軍艦隊留下後手,平安的返回本土的話。
只是上月良夫中將,要保全6軍這兩艘兩棲登6艦的想法很美妙,但現實卻是異常殘酷的。事實上這艘秋津丸,就連渤海灣都沒有能夠出去。這艘捱了一頓老拳而身受重傷的秋津丸,雖說靠著自身僅存的動力還能勉強的航行,但已經傾斜的艦身卻讓這艘艦艇,行動不是那麼的方便。
就在這艘艦艇航行到航道出口,也就是日軍大型艦艇觸雷的地方,這艘艦艇有如神靈上身一樣突然一打橫。結果步上了海軍的後塵。兩枚被其觸響的錨雷讓這艘本就身負重傷的艦艇,再也扛不住傷上加傷,直接被炸沉到海底。
被牽連的還有身邊一艘小心翼翼的,保護著這艘6軍心肝寶貝的海軍海防艦,也在搶救落水的那些6軍船舶工兵的時候觸雷。這艘滿載排水量只有千餘噸的擇捉級平戶號海防艦,整個艦被蘇式m二六錨雷炸飛。帶著全艦的艦員,在幾分鐘之內便快的沉沒到渤海灣內。
又有兩艘艦艇觸雷,剩下的艦艇無論是6軍的還是海軍的,沒有人再敢去打撈落水的那些艦員,只能小心翼翼的按照來時的航道向外行駛。? ??.?`至於那些在渤海灣春季,還有些寒冷海水中掙扎的艦員,只能自求多福,想辦法自己游到岸邊去吧。
相對於又損失了一艘海防艦,但最多隻有有些肉疼緒方真記少將來說。秋津丸這艘日本6軍鎮國之寶的損失,讓上月良夫的嘴角直抽抽。儘管作為軍用艦艇,在戰爭之中這種是必然的結局。但這艘艦艇的損失,讓上月良夫依舊不知道該如何給大本營交待。
而秋津丸的損失,讓上月良夫對下一步的戰局,更加沒有了信心。看著海岸線以及灘頭地區,不斷落下的炮彈,上月良夫心中對大本營制定的此次登6行動,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對於此次登6作戰,他已經不抱任何的希望了。
眼下的他只希望已經登6的兩個師團,在基本上已經無撤回希望的情況之下,能夠向南面與一百二十師團匯合,能夠逃出險境就已經足夠了。至於大本營的包抄、合圍計劃,上月良夫中將,已經不敢在奢望了。
在給已經登6的第九師團長原守中將,下達完畢命令之後。上月良夫中將立即給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以及負責指揮冀魯邊區作戰的十二軍司令官內山英太郎中將,希望他們能夠督促一百二十師團加快行動,儘快的突破當面抗聯的防線,對登6的部隊實施配合,或是說救援這些登6部隊。
實際上從眼下的整體局面來說,上月良夫中將的這個決定,看起來的確是有些蠻幹。但是從整個局面上來看,他的這個決定並沒有錯。此刻配合登6作戰的海軍特別6戰隊,以及登6的第九師團、第四十四師團大部已經完成登6。如果這個時候在撤回來,恐怕這個損失要更大。
而且眼下手頭上剩餘的運輸船和登6艇,也不足以將這些部隊在撤回來。沒轍大部分海軍所屬的二式登6艦,以及6軍的ss大型登6艇,現在都以殘骸的形勢在灘頭陣地。而海軍的一式登6艦,又不能進行搶灘。
自關鍵的是無論是一式登6艦,還是二式登6艦,都是日本海軍剛剛開始批次建造。而6軍的ss登6艇,已經全部停產了。眼下所有已經建造出來服役的,為了實施此次登6作戰都派了出來。現在就算是從本土現調集登6艦艇,也已經是無艦可調。
可以用於撤退的大、中、小三種登6艇,也損失慘重、數量已經相當的不足。如果強行撤離,就算在灘頭不在遭受損失。但按照眼下的倖存登6艦艇來計算,一波次最多也能撤回除了輕武器之外,不能攜帶任何重武器的半個聯隊。
就與其在回撤的時候,白白被敵軍炮火密集殺傷在海面和灘頭上。還不如咬咬牙將剩餘的兵力,以及還沒有來得及登6的重型武器全部都送上岸,力爭擴大控制區。或是說的難聽一些的話,先徹底的站穩腳跟再說。
在下定決心的同時,上月良夫中將給前面已經登6第九師團長原守中將下達死命令,指揮所有已經登6的部隊,不分第九師團還是第四十四師團,全力向敵軍縱深攻擊。不僅要擴大灘頭陣地,而且一定要找出敵軍的炮兵陣地,不惜一切代價將其消滅,為後續部隊登6創造條件。
而緒方真記少將也很夠意思,在接到松田千秋中將的命令,並親眼看到大型艦隊慘狀之後,也沒有按照命令丟下6軍登6部隊不管。而是留下了龍田號輕巡洋艦由自己指揮,配合部分輕型艦艇,搶在落潮之前掩護6軍將剩餘的部隊全部送上岸。
儘管無論是6軍的上月良夫中將,還是海軍的緒方真記少將都清楚,在抗聯打來的密集炮火之下,這個堅持也就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儘管日軍將大部分的運輸船,撤到了抗聯炮火射程之外,在轉為使用登6艇登6。
而且所剩尚未登6的兵力也不算多,主要是作戰物資還未來得及送上岸。但畢竟最輕便的中和小登6艇數量,以及運力在哪兒擺著那。這些登6艇雖說一次運力不大,可勝在靈活外加目標小。
看著海面上和灘頭陣地上,到處都是被擊毀的登6艦艇。上月良夫與緒方真記咬了咬牙,將6軍所有的ss登6艇,以及海軍的二式登6艦總計九艘,外加全部的登6艇也全部投入了進入。以儘可能散開的辦法,爭取一波將最後的兵員、裝備、物資全部送上去。
海軍的內火艇部隊剩餘尚未登6的六輛兩棲戰車,不在使用大登6艇以及二式登6艦搶灘,而是改為直接從運輸艦上解除安裝到海面上涉水登6。緒方真記少將這麼做,多少有些拼了意味。一向與6軍不和的海軍,能為6軍這麼做可謂相當的難得。
不過這位緒方真記少將,究竟是不是真的這麼為6軍打算,外人可就不知道了。在下達完畢命令之後,他身邊的作戰參謀只看到這位少將閣下,面無表情的兩眼目視前方,心裡面不知道在想著什麼。
但不管讓緒方真記少將,這麼堅持的原因是什麼。此次為了支援6軍實施的此次登6作戰,讓海軍付出的如此慘重的代價。日本6軍無論如何也不能在像以往那樣,指責海軍在配合作戰時候出工不出力了。
上月良夫和緒方真記這二位的堅持,卻是讓第九師團長原守中將有苦難言。作為第一波登6的第九師團,主要力量已經上岸。第四十四師團之第九十二聯隊,九十四聯隊兩個步兵大隊,也已經上岸。
但是已經登6的部隊,卻只攜帶了部分火炮。大部分的加強炮兵,不是被擊毀在灘頭的登6艦艇上,就是在海面上苦苦的掙扎。甚至有一部分,還在海面上的運輸船上。而且已經登6的炮兵,只攜帶了最基本的彈藥。大部分的彈藥,連同登6艦艇一起被炸上了天。
最關鍵的是暴露在光禿禿,幾乎是無遮無擋灘頭上的已經登6的部隊並十餘輛坦克,在敵軍的火箭炮火力覆蓋之下,損失很是慘重。十餘輛坦克,只剩下了三輛還能開動。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足夠的火力支援,這進攻還怎麼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