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片量都要略高於《鼓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一個是全陣營的香江明星,一個是戛納金棕櫚成名大導。
路老闆雖然說一句後起之秀不為過,但院線還不敢放出過多的排片給他。
無論如何,第一天就收回幾乎三分之一影片成本的票房,已經殊為難得。
這也是小成本電影的優勢所在,盈利壓力小。
於東也縱聲大笑:“我今天已經約了北平所有院線老闆,今天必須要給我們提排片,就這質量,這口碑,我不信他們有錢不賺!”
“老於,放心喝,喝掛了算工傷!”
“去你的!”
於東笑罵著撂了電話,路寬的房間裡一片歡騰。
路老闆遠沒有這麼樂觀,這才是第一天,何況這次做了300多萬的宣傳費用預算。
300萬宣傳費看著多,但在一線城市幾塊高炮,幾個戶外大屏,幾棟樓的電梯廣告就花光了。
幸好他手裡有部落格網這個目前國內流量最大的輿論工具,能夠極大地彌補線上的宣傳弱勢。
而光是這300萬的宣傳費,就要起碼900萬的票房才能回本。
做電影,難啊!
如果不是掛逼,路老闆的第一部電影大概是必撲的。
“第一天230萬,十天就是2000多萬,一個月豈不是能破5000萬?”
小姑娘手裡拿著AD鈣奶,一邊吮吸一邊異想天開。
眾人都被她逗笑,票房當然不能這麼算,但是結果卻不好說,可能不及預期,也可能遠遠超過。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後面的票房走勢還取決於很多因素。”
劉曉麗母女是這個房間裡相對的外行,聞言不禁疑惑:“小路,你給我們講講呢?”
“第一肯定是看口碑,看看首映之後觀眾的反應。”
“口碑越好,看的觀眾越多,於東那邊去和院線談排片就更有底氣。”
“第二還是得看競品的表現。”
“我們選在10月首映,避開了9月的《碟中諜2》,同期能打的就三部電影。”
路老闆掰著手指頭給眾人分析形勢。
“陳開歌的《與你在一起》我看了,文青味道太重,劇情枯燥,我估計排片會降。”
“謝霆風、陳冠西等人的《扣人心絃》陣容強勢,前幾天票房應該不錯,但是不要一週口碑肯定崩盤,特別是有我們做對比。”
“《河東獅吼》算是最大的勁敵,最終在排片上的競爭,還是我們和它的競爭。”
路寬和於東研究過1011月將要上院線的電影,幾乎都是國產小成本電影,這其中就包括了田狀狀的《小城之春》。
簡言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只要首周票房能穩住,口碑的發酵會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
在不考慮盜版影響的前提下,黃金週票房冠軍、甚至十月票房冠軍並不是不可企及的夢!
眾人開心地回房間收拾行李,準備下午的飛機飛山城。
“小劉,怎麼還沒走?”
路老闆在網上和幾個噴子對完線,一抬頭屋裡就剩劉伊妃了,劉曉麗都不在了。
“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