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福至心靈道:“誒,你說我開個火鍋店怎麼樣?”
“不怎麼樣,你沒那腦子。”
劉伊妃不服氣:“我就投資嘛,用我自己打廣告,難道沒人吃?”
後世明星開店一般都是愁雲慘淡,少數能賺錢的也都是走了瘋狂擴張賺加盟費的路子。
“你有多少錢啊就投資,這玩意真開起分店來可不是幾百幾千萬的事兒。”
“呵呵,我現在是沒什麼錢,不過過了8月就有了。”
小劉衝對面的資本家挑挑眉,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路老闆臉一黑,突然心生一計:“要不我借你?”
借錢投資,失敗大虧,以身抵債,這劇情不錯。
“我琢磨琢磨。”
出於善意路老闆還是提點她兩句:“第一建議不要投資,第二建議投資標準化和服務好的火鍋店。”
“火鍋的口味大同小異,國內的服務業還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思想階段。”
“你真要投資玩一玩,就找個服務和標準化做得好的。”
標準化意味著好開分店,意味著容易擴張,意味好講故事,意味著著容易吸引風投的青睞。
桌子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路老闆打眼看去,是張惠軍。
國內現在是下午四五點,應該是溝通泛亞電影學院的事兒。
“喂?張校長。”
“路寬啊,先祝賀你啊!”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奪魁的訊息已經在國內甚囂塵上了,問界光是回國預約的採訪就接了二十多個。
“哈哈,謝謝校長,我明天聯絡了幾個好萊塢導演,看看能不能給亞影挖幾個老師。”
張惠軍驚喜道:“好好好,我們報批的檔案也在請人一路綠燈抓緊走完。”
“對了,打電話給你,其實是有個事兒啊。”
辦公室裡的張惠軍跟塘山來的客人點點頭,示意自己現在就講,你們別急。
“關於大地震電影的事,塘山方面願意讓出控股權。”
“正好他們趙書記在京城開會,想找時間請你坐一坐,聊一聊,你看?”
路老闆心下了然,這是看自己拿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怕再拖就徹底沒希望,只好讓步。
其實這事兒他也考慮了好幾天,不過還是本能地用了個拖字訣。
“行,等回去的機票訂了以後,讓問界通知校辦,再協調一個時間吧?”
“好,那先這樣。”
剛掛掉電話,劉伊妃就迫不及待地問起來:“亞影是什麼玩意?挖老師?”
對她也沒什麼可隱瞞的,路寬解釋道:“我馬上就提前畢業了,問界準備和北電合作,成立一個電影研究中心。”
“名字暫定泛亞電影學院,致力於培養一批按照好萊塢電影工業標準的商業片、型別片導演。”
“哇!太了不起了吧?那你豈不是要做校長了?”
路老闆哈哈大笑;“沒錯,你先叫一聲聽聽!”
校長,跟爸爸、老師一樣,又是一個加Buff的稱呼。
“切,我又不去上學,誰愛叫誰叫。”
“那塘山什麼的又是什麼事兒?”
這話題著實讓他頭疼,事關重大,不得不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