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鄭和快步進入大殿中。
“陛下,臣有事稟報。”
小太監小心翼翼展開一張泛黃的大紙,亂七八糟的線,待到完全展開,一副恢弘龐大的船圖,躍然紙上。
朱棣愣住了,雙眸漸漸明亮,看了許久,才抬頭看向鄭和:
“朕從未見過這幅船圖,前朝留下的?”
“陛下,這是方才畫的。”鄭和搖頭。
“這…能出海嗎?”
“臣還不知,但臣想試試,如今松江府還有木料剩餘,本欲督造十艘這樣的寶船。”
鄭和沒把話說滿。
這艘船最大的特點,便是長寬高的比例變了,底部加固許多沉重的大木,鄭和雖未試過,心中卻隱隱預感。
此船能出深海。
朱棣眯著眼睛,沉聲道:“命松江府的艙工督造!”
“臣遵旨!”
鄭和略一躬身,抬頭:“臣此番下西洋統率萬餘人,拜謁各國,需通曉大明繁文縟節,才不失禮儀。”
“有屁就放!”朱棣不悅。
“臣想帶走宮裡八十個大監!”
鄭和繼續:“海上風浪大,疫病盛行,一旦發生傳染,便要死許多人,臣多帶些人穩妥些。”
朱棣眼神漸漸冷了下來:“去大內挑人吧!”
鄭和正欲轉身退出去。
朱棣看了眼船圖,突然好奇問道:“這船圖誰畫的?”
“是瞻墉殿下。”
……
此刻,漢王府。
一個火急火燎的管家進入正堂,對著主位上的威嚴男子說:“漢王,宮裡剛傳出訊息,鄭和要帶宮中八十個大監下西洋!”
“什麼?”
朱高煦懵了下。
喝到嘴裡的茶,差點噎出來,這些大監,他打點了許多錢銀,其實也是學當年的朱棣。
朱高煦很快冷靜下來。
“鄭和不會無故帶走八十個大監,宮裡出了何事?”
“鄭和給陛下一副船圖……”
“小的打聽到,是瞻墉殿下畫的,前兩日,盛公公克扣他的用度,被瞻墉殿下賞了一耳光,您說會不會是瞻墉殿下有意……”那管事道。
朱高煦眯起眼睛,臉上似是陷入了疑惑,他從未正視過這個色厲膽薄的三侄兒,一個受寵的朱瞻基就夠難受的,現在又來個朱瞻墉。
那管事急道:“漢王,不如去宮裡覲見,讓陛下換一批人?”
“父皇下西洋,決心昭然,滿朝文武勸諫都無用,本王去也是徒遭訓斥。”朱高煦搖搖頭,不想反對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