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鄲國,海晏河清。實鑑臨之,皇天后土。
伏維尚饗!”
秦揚威中氣十足的醇厚聲音,在大殿內迴盪著。
少頃。
他收起手中的卷軸,轉過身去,神色肅穆地朝著太廟的牌位深深一拜。
殿內眾人見狀,隨即一齊恭敬地鞠躬。
這一環節結束後。
秦揚威轉回身來,再度朗聲道:“秦家子弟,上前接香,供奉列祖列宗。”
顯然。
作為大宗正,他的威懾力還是很強的。
在他開始說話後,秦落就發現身邊的秦不語一直低著頭做出乖巧模樣。
要知道在秦落記憶中,哪怕秦不語老爹威震三軍,她去見他的時候仍是齜牙咧嘴的,一點都不嚴肅。
而上香的流程很靜默嚴肅。
最先上前的,是作為鄲國的國君的秦正明。
在他之後,每一排的秦家子弟依次走上前去,從秦揚威手中接過三炷香,去插在香爐內。
過程有序進行,很快就排到了站在第五排的秦落。
秦落在接過三炷香後,邁步來到香爐前,透過淡白色的薄薄煙幕,望向面前層層疊疊的牌位。
上面的名字很多。
只不過他認識的唯有三個。
秦寧。
秦月江。
還有秦寧的兒子,他只匆匆見過幾眼,抱過一次的大孫子秦樂禮。
望著這些名字,秦落腦海中浮現出曾經記憶裡對應的那些面孔。
他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吐出。
那些年,他們在逃亡路上沒有一天安穩過。
根據族譜記載,當初剛滿兩週歲的秦樂禮只能靠喝米水過活,所以極其瘦小,還比不上正常十個月大的嬰孩。
甚至他幾次瀕臨死亡,都不是因為疾病,單純是餓出來的。
所以逃亡路上秦寧不斷過渡本源靈氣去給兒子,才勉強吊住了秦樂禮的命,但大量損耗最為精華的本源靈氣,這也成為了後來秦寧早逝的原因之一。
世事多艱,行路苦難。
這就是那一代人所經歷的日子。
看著面前層層疊疊的一塊塊牌位,秦落對他們還是有些內疚感的。
若當年自己的實力再強勁些,能一舉蕩平獸潮,不懼道盟來人。
那自己的後輩是不是就不用跑到江州,篳路藍縷地重新開闢一塊容身之地,而是可以在鄲城無憂無慮地成長,一切的艱辛自有他來扛呢。
將那三炷香輕輕插進香爐中後,秦落沉默著鞠了一躬。
可惜他有的只是轉世的機緣,而非時光回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