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想讓沅陸的有識之士知道他是一個有本事的知縣,並不是那種平庸的草包。
四來如果王嘉行真能上班,孫山跟王家的關係會更進一步,王縣丞也不好給他攪拌子。他這個知縣無私地教導王家子弟,並且獲取功名,王縣丞想要對付他,也要掂量著。
當然最壞的結果是王嘉行還是落榜了,那也不關孫山的事,是愚子不可教也。
孫山一邊美滋滋地吃飯,一邊思想前後。
別說他市儈,做人做事沒有目的怎麼行呢?
何況這是雙贏的局面,你好,我好,大家才好。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在衙門閃了閃身影,點了個卯,孫山便急匆匆地出城了。
王縣丞早就注意到孫山這兩天忙忙碌碌,搞東搞西,就不知道要搞些什麼。
王縣丞已經知道孫山正在使用一種鳥糞,好似用來肥田,不,應該說肥菜。
後院那綠油油的青菜,王縣丞還是知道的。
莫非這就是用了鳥糞的結果?
想到孫山忽然把一塊不毛之地劃為官田,而且這塊不毛之地聽說有不少鳥糞。
莫非孫山想用這些鳥糞做什麼?
王縣丞皺了皺眉頭,就算鳥糞能肥菜田,能肥多少?
所謂的大鳥村後山的鳥糞,再有鳥糞,也不能整個沅陸縣的田地使用啊。
王縣丞沒有實地檢視,根本不知道大鳥村後山的鳥糞之多。
王縣丞好想找大侄兒聊一聊,只是大侄兒已經被嚴格地監控了,見面是能見面,但隔著老遠,見了等於沒見。
何況大侄兒也快院試了,能留在後院被孫山悉心教導王縣丞是贊同的。
王家多一個秀才,代表他們更進一步成為書香門第了。
王縣丞的兒子不擅長讀書,只能靠侄兒或者族裡的子弟了。
王縣丞一開始並沒有這樣的胸襟,只是有一個嫁給辰州府高門大戶的大姑後,王家多多少少懂得大戶人家的作法。
儘量培養家中或者族中子弟,這樣王家才能在沅陸縣成為永遠的“霸總”。
孫山哪裡知道王縣丞在後面窺視,就算知道了,也隨便他窺視。
反正他光明磊落,不怕別人窺視。
桂哥兒驅趕著馬車,快速地前行
。一邊吆喝,一邊笑著說“山哥,王少爺這匹馬還真有勁,跑得真快。”
衙門後院的汪管家依舊在休養,同樣王家的王季鈞也還在休養。兩人在那次剿匪中受傷最嚴重,病一直都未斷尾,徹底好起來。
孫山滿意地看了看駿馬,只不過駿馬的“王”家標誌很刺眼,真想把“王字改成“孫”字。
笑著說“這馬的確不錯,王少爺知恩感恩,給我送了這匹馬。不錯,是個好少年!”
桂哥兒樂呵呵地說“是哩,這匹馬以後就是我們孫家的,呵呵,我看它也喜歡留在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