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平二年,大年初一,孫山二十四歲。
一大早,孫家老宅傳來娃子一聲一聲的歡聲笑語,整個院子熱熱鬧鬧。
昨晚守夜,孫山熬到凌晨才睡。
一大早又要起床,一邊打哈欠,一邊流眼淚。
如果可以,真想跑回房間睡覺,這麼早起床,天氣又冷,好難受。
孫伯民領著一家子給黃氏拜年,一人收穫一枚利是。
接著孫二叔領著一家子給黃氏拜年,同樣每人收穫一枚利是。
最後孫三叔領著一家子給黃氏拜年,一樣每人收穫一枚利是。
等拜完年後,大家陪黃氏一起吃齋飯。
除夕夜吃的太豐盛,大年初一吃一頓齋飯,清清腸胃,還是不錯的。
孫山坐在黃氏下方,伺候黃氏吃早飯。
笑著說:“阿奶,今日的齋飯是雲姐兒特意給你做的,你嘗一嘗何家做法的齋飯怎樣?”
黃氏嚐了一口,滿意地笑著說:“好,很好吃,辛苦雲姐兒了。”
雲姐兒在女眷那桌,連忙說到:“阿奶,你喜歡吃就好,明年我再給你做哈。”
雲姐兒做的齋菜跟孫家做的羅漢齋不一樣。
名為“鼎湖上素”。
先用大豆芽半斤,草菇一兩,鮮慄六七顆,生紅棗四五個熬成濃湯,用來煨透竹笙、黃耳、雪耳等原料。
做法極其繁瑣,而且用料珍貴,食時鮮嫩滑爽,清香四溢。
鼎湖上素
黃氏聽到後,連連點頭說:“好,明年還要做。咱山子是有福氣的,娶了個好媳婦。”
黃氏都這麼說了,大家自然誇起雲姐兒了。
作風最浮誇的孫三嬸笑哈哈地說:“阿孃,不僅山子有福氣,我也好有福氣,能吃到那麼好吃的齋菜。哎呀,如果沒有云姐兒,我也想不到齋菜竟然能做成那樣的。阿孃,你看看牛仔,平時無肉不歡的,青菜根本不吃。現在吵著要吃雲嬸子做的齋飯呢。”
為了證明自己沒說謊,孫三嬸拎著牛仔問:“牛仔,雲嬸子做的菜好不好吃?你還要不要吃?”
牛仔非常給力地說:“阿奶,我要吃,我還要吃一碗。”
其實牛仔還是喜歡吃肉,只不過阿爺阿孃早就說過了,要討好山叔和雲嬸子,他們家的日子才會好。
牛仔向來聰明的,小小年紀就學會溜鬚拍馬。
孫三叔和孫三嬸不約而同地看著牛仔,不由地點了點頭。
牛仔雖然讀書不行,但夠醒目,一點就通,會拍馬屁。
孫三叔接棒,神情浮誇,聲音響亮地說:“阿孃,大哥,你看看。大家閨秀就是不一樣,府城的媳婦不說別的,就這一手好廚藝,也讓人羨慕不已。哎呀,我們家的山子不僅讀書好,娶媳婦也娶的好。大哥,我可羨慕你了。”
要說羨慕,孫三叔還真羨慕。
從頭到尾,孫三叔就堅持要娶府城的兒媳,只可惜三個兒子不給力,全都娶了黃陽縣本地的。
哎呀,現在只能寄託孫子輩,娶個府城媳婦,好好完成他當初的心願了。
老實巴交的孫二叔也附和到:“三弟說得對,山子娶了個好媳婦。大哥有個好兒媳。我家妹豬跟著她嬸子學刺繡,也學了不少東西。”
孫二嬸感激地看了一眼雲姐兒,家裡的孫女雖然女紅沒什麼天賦,但有個好師傅,跟在後面學,也能學個幾分功夫,比村裡的姑娘手藝好不少。
笑容滿滿地說:“是哩,雲姐兒不僅做飯好,女紅也好。山子有福了,我們也有福了。”
於是你誇一句,我誇一句,大家把雲姐兒誇的臉蛋紅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