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書多慮了,如此重要的比試,又怎會以煉丹速度如此膚淺的方式決出勝負!
戍衛與古諾部各派出十名丹士,手捧著數種藥草來到中央圓臺,站成了一排,神色肅然。
古諾部中走出一名丹士,來到衛書面前,自報家門道:“在下鄔元傑,最後一戰,便由在下領教衛師兄的煉丹本領。”
這人不過三十許歲的樣子,倒是沒有上一陣的伸新立那般傲氣,也不會讓人反感,只是鄔元傑這個名字,為何與戍衛戰部丹師鄔元青如此相似?
衛書回禮之後,剛想發問,鄔元傑便已看出衛書的疑問,直接說道:“在下與鄔丹師同族不同宗,且我們兩宗分立已久,衛師兄不必驚訝。”
臺上鄔元青見到這個同族兄弟上場,不禁為衛書捏一把冷汗,兩宗雖早斷了來往,但鄔元傑之名卻早已如雷灌耳,聽聞此人天賦很是了得,甚至在鄔元青之上,自幼便習得丹方無數。如今正好看一看,這個比自己年輕半甲子的族弟,是否真如傳言那般厲害。
但盛名之下無虛士,且這種比試並非僅考驗煉丹之術,衛書真要小心了,可惜此時也無法提醒衛書,鄔元青也只能乾著急。
見衛書不時看向臺上拿著藥草的丹士們,鄔元傑便知衛書並不清楚這丹藥比試規則,便講解道:“我等丹士煉丹,煉丹技藝固然重要,但對藥草及丹方的瞭解同樣必不可少……每輪選擇次序不同,衛兄弟還請注意了!”
臺上二十名丹士每人手中都有五種藥草,兩人需從中各選六種,放於臺上;而後比賽分作三輪,兩人各從十二種藥草中選一種,棄一種,被棄丹藥雙方都不得再用;三輪過後,兩人便以三尺圈內藥材煉丹,以化靈陣盤鑑定出的品階定勝負。
規則不算複雜,但卻讓衛書大為吃驚。
這法子看似簡單,但卻極為考驗丹士的見識,如果要煉製的丹藥被人猜透,那恐怕兩輪便會陷入絕境!
衛書所知的丹方多半來自邵倉的那八十七份丹方,其中地階僅有二十三份,只需三種藥草的更只有十七份,而且還要從這百種藥草中選,再加上衛書從莫生那裡得到的方子,總共可選的丹方不過只有十五個!
鄔氏是煉丹世家,所存丹方怕是衛書所知的數倍。
衛書實在沒想到這場比試會是以這種方式進行,原本最有信心的煉丹竟變成了最無把握的一場……
所幸那邵倉的丹方都是他自己所創,頗為冷門,若非如此,衛書大可以直接認輸了。
比試,從選藥草便開始了!
兩人身後,各放了一個丹爐,與衛書在瀚海宗所見型制頗為相似,只是爐蓋為麒麟首,瀚海宗的卻是衛書所不識的獸首。
身前,是個真氣所畫的三尺圈,所選藥草便由丹士放入圈中,所棄的藥草則由丹士直接拿走,三輪未完,二人都不能觸碰藥材。
思索良久,衛書才開始選擇藥草,那邊鄔元傑已經選定,不過此時衛書卻能窺視他選的藥草。
三種藥草是地階丹方的基本結構,主藥、輔藥以及催化藥,再不能簡化,如何選藥便需仔細思量,若是再考慮對手可能選擇的藥草,那更是讓人頭疼了。
這些丹士手中每種藥草數量不一,衛書也無法看出鄔元傑選了哪些藥草,這樣的話只能儘量選擇常用、多用的藥草,那些即可做主藥,又可做輔藥的藥草更是首選,不僅如此,最好還要選一兩種冷門藥草迷惑對手……
衛書發現自己小看了這個世界的修士們,這哪裡是比煉丹,分明是在測智商!
綠萼梅、金鈴藤、茱萸花、菖蒲、絳雲果、龍葵花,這是衛書所選藥草,主輔化各二,且這幾種藥草都有至少三種組合方式,另外衛書還暗藏了莫生的起陽丹方在其中,希望能讓鄔元傑無法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