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泥濘的道路讓戍衛這些老舊的馬車愈發地顛簸,不斷髮出咯吱之聲,彷彿隨時都會散架。
老宋蜷縮在車廂一角,眼皮不斷打架。一路上老宋都在儘量打起精神與這搖晃的車廂對抗,生怕這把老骨頭散架,但一上午的行軍便耗費了他所有氣力。
守靈人,也許是在行軍途中老宋唯一還能勝任的工作。
哐噹一聲,行進中的馬車突然傾斜,原本昏昏欲睡的老宋猛然清醒。
“衛哥兒?你咋也上來了?”原來是衛書,老宋忙問道。
這些馬車本就是用來拉貨的,毫無舒適性可言,衛書怎麼跑上來受這份罪了……
衛書也不答話,尋了個角落便盤腿坐下,從乾坤戒中取出了還未寫完的外術真解。
這本書還有最重要的神經學尚未寫完,衛書希望到雙聖鎮之前把它補全,不然以後丹士們做斷植手術即便成功,接上的手腳也是廢了。
手中的炭筆隨著車廂不規則的晃動變得難以控制,衛書這才想起修士用晶璧記事的好處來,可惜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學得會的。
老宋瞅著不顧顛簸奮筆疾書的衛書,有些納悶,衛書以前可沒這麼勤快,平時張青與顧家兩人說是要幫衛書分擔瑣事,實則也有督促衛書完成他那本外術真解的意思,老宋可是清楚得很。
衛書這是怎麼了?難不成受了什麼刺激?
也不知廢了多少炭筆,衛書總算找到其中訣竅,只要將身子牢牢釘在車廂地板之上,管他如何晃動,也不會再影響衛書書寫。
只是這樣會持續消耗一些真氣,為了能早日將外術真解完成,衛書也顧不上許多了……
經過五日行軍,雙聖鎮已經不遠。
北域地廣人稀,這一路上盡是紅土荒地,莫說是村落,便是房舍都未見到幾間。
單調的景色,更添長途行軍的勞累。
當雙聖鎮出現在視野中時,戍衛的軍士們忍不住發出一陣歡呼。
以雙聖鎮為界,南方便是戍衛的傳統領地,也就是說故鄉已經近在咫尺,也難怪這些軍士們如此激動。
衛書從馬車上下來時,差點癱倒,坐得太久,腳都軟了……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外術真解總算撰寫完畢,這樣也算是對丹士營有個交待了,代價也不小,現在的衛書看誰都有三個腦袋!
戍衛戰部就在雙聖鎮外紮下營地,這雙聖鎮也不過就是個大些的村落罷了,可容不下這兩百餘人,再說過兩日想必科沁兩支戰部也要抵達,還有近千人,到時此處聚集的修士估計比雙聖鎮的居民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