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九搖了搖頭,“某倒是覺得,像是一起喝花酒的酒肉朋友,兩人突然在這樣的場合一見,傻眼了。嘿,原來你穿上衣服是一個神棍啊!另外一個,嘿,原來你穿上衣服是一個族長啊!幸會幸會!”
“族長甩頭就走,這小子跟某一個德行,就知道灌黃湯看美人的,能是有道高人?屁呢!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以後得換個地方喝花酒了。”
賀知春簡直要笑傻了,你這樣說自己的曾祖好嗎?
不過崔九這話裡的意思,“你懷疑烏蛇是智遠大師?!”
擦,很有可能啊!這大慶朝最出名的得道高僧有兩位,其他的苦修者也有,但是這兩位是在勳貴中格外出名的。
一個是智遠大師,一個是是他的師弟智真大師。
智遠大師同老道士崔鬥,年輕時是長安城有名的放浪形骸的貴公子,不知道偷走了多少小娘子的芳心,屬於那些郎君們又羨慕又嫉恨的物件,可是後來兩人都回頭是岸了,成為了長安城不朽的傳說!
世上就是有這麼一種人,出身好,長得好,他孃的還做什麼都比你做得好,簡直生來就是要氣死你,把你襯托得像是一灘爛泥的一樣。
可是你氣有什麼辦法,人家一點都不氣!
崔鬥到了成親的年紀之時,遇到了崔九的曾祖母,乖乖的被母老虎收歸裙下,從此之後都君子動眼動口,再也不敢動手了。
智遠大師獨領風騷了一段時間,後來便雲遊四海去了,再回來已經是方外高人智遠大師了。
這是長安城中,幾乎人人都知道的事,這兩個人,同話本子裡的人一樣,都是傳說。
當然,主要是因為他們活得太久了,所以不是傳說,也變成傳說了。
賀知春在想,智遠大師大約在雲遊四海的那些年裡,建成了自己的勢力。
為什麼他們只懷疑智遠大師,不懷疑智真大師?因為智真大師以前是武僧,練的是童子功。練童子功的人,怎麼會早早的生出柳雲佩來?
“走吧,咱們去天虛省,是與不是,也得一探究竟,不管承認不承認,以前咱們沒有具體懷疑的物件,如今有了,有很多東西,就能夠查得一清二楚了。”
譬如說當年智遠大師有沒有去過河東,柳雲佩在秦王府的時候,智遠大師經常往來,薛貴的夫人有沒有見過他?秦閣老當年見到的人是不是他?
大海撈針並不容易,但是已經看見它了,要撈起來就容易了。
馬車很快就行到了天虛省,駕車的元魁有些發暈,這一日的,東奔西跑,都不知道太子同崔御史在查些什麼。
兩人下了馬車,又見鄧康王在那裡守門,賀知春覺得他大約是有某種異於常人的癖好。
“王叔,智遠大師在嗎?”
鄧康王搖了搖頭,“大師前兩日雲遊四海去了。”
擦!賀知春同崔九對視了一眼,這下就不太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