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大學建校以來經多次合併,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在機電、能源、材料、生物科技、自然科學等學科優勢顯著的華夏一流高校。
走進校區,很容易就能看到鐫刻在石壁上的八字校訓:耐勞、尚儉、勤學、愛國。
千挑萬選後找了一位最漂亮的學姐問路,丁升曲曲折折的總算是找到了自主招生辦。
一般來說,高校的自主招生採取“中學推薦為主,學生自薦為輔”的原則報名。
鄰州和渝州雖是近鄰,但在行政規劃實則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省級行政區,所以鄰州中學今年並沒有拿到校薦名額。
“連續三年榮獲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一等獎......”
由於自薦的要求較高,而丁升是為數不多自薦成功的考生,招生辦負責發放准考證的老師出於好奇,就專門檢視了一下他的自薦材料,不由得點頭稱奇。
全國中學生競賽的獎項分量或許不足以打動渝州大學,但連續三次獲得一等獎,那就很耐人尋味了。
也就是說這名學生,至少從高一開始就已經在競賽專案上吊打全國高中生了。
厲害。
其實丁升已經很低調了,真相是高三這年他根本沒有參加全國競賽,對全國連續三年的制霸,是從初三就開始的。
說來也對,要是沒有兩把刷子,他何德何能可以在科技鼎盛的漫威混成一個發明家呢。
“這是你的准考證,考場在出門右轉直行的圓弧教室,加油。”
這些年高校之間爭奪優秀生源的戰況愈演愈烈,學校設立自主招生有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提前鎖定生源,像丁升這樣的怪物,這名老師還是很看好的。
自主招生分為筆試和麵試,主要是考察考生的知識積累,考題的靈活度比高考要高,涉及的知識面也會更廣。
筆試科目一般不會超過兩門,這就很友善,尤其是對於偏科嚴重的學生來說,參加自主招生確實是一條出路,前提是你偏的科目足夠強。
渝州大學今年的自主招生筆試部分只有數學一門,考試時長一個小時,總二十題共計一百分。
因為考題中會涉及幾何作圖,考場還專門發放了圓規和直尺。
1.求最小正整數R,使得4725R為最小平方數。
—21
這題丁升只是在腦袋裡默算了兩秒鐘,就填上了答案。
2.1900年,數學家(在巴黎國際數學大會上提出了23個未解問題。
—大衛·希爾伯特
丁升對這考題的難度表示懷疑,這不是常識嗎?
3.寫出上題中23個未解問題裡,任意一個至今仍未完全解決的問題。
—一般七次代數方程以二變數連續函式之組合求解的不可能性。
這題對於普通高中生來說就超綱了,好在丁升一點也不普通,大衛·希爾伯特一百一十年前提出的二十三個未解決問題,這些年來完全解決的只有九個,從餘下十四個裡隨意寫了一個,這題就算完事。
其實丁升所寫的這個未解問題中,有關於“七次方程x7+ax3+bx2+cx+1=0的根依賴於3個引數a、b、c;x=x(a,b,c),這一函式能否用兩變數函式表示出來?”的分支問題,經過漫威八年學習,他倒是也能解決。
可以證明,但是沒有必要。
後面的題也都很簡單,丁升一路砍瓜切菜,很快就兵臨城下,殺到了最後一道壓軸題。
20.尺規作圖正十七邊形。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