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哥特騎兵離開了色雷斯大營,整軍向北而去,菲列迪根告訴他們目標是下默西亞,靠近多瑙河的馬西亞那堡。大家都知道,那是羅馬人花了上百年時間修建的要塞城堡,不但是下默西亞地區的重要城鎮,也是羅馬帝國依靠多瑙河設定的北方防線的重要支撐點。不過現在它已經落入了哥特人的手,於是便理所當然地成為哥特人防禦華夏人的要塞了。
已經要入冬了,從北邊吹來的寒風一天冷過一天,雖然冷酷的天氣並沒有給在這種天氣中長大的哥特人帶來什麼麻煩,但是騎著戰馬上,裹著“羊皮大衣”的哥特人卻感覺今年是最冷的一個冬天,寒冷的風不但像刀子一樣割著哥特人的臉,也像冰錐一樣刺著哥特人的心。
第聶伯河擋不住華夏人的腳步,德涅斯特河擋不住華夏人的腳步,多瑙河能擋住華夏人的腳步嗎?數萬裡的遙遠路途擋不住華夏人西征的決心,小小的馬西亞那堡能擋住華夏人的繼續前進的決心嗎?
所有的哥特人都沒有信心,他們更多的是沉默或者是無語的祈禱。這幾年來,從東方呼嘯而來的“黃種人”用一種前所未聞的攻勢席捲著整個黑海草原。也許哥特人、斯拉夫人比這些黃種人高大的多,但是隻要這些“黃種人”騎在馬上,他們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高大。
透過了三天的行軍,菲列迪根突然傳下命令,整個隊伍調頭向前,因為狡猾的華夏人看到哥特人在多瑙河下游的下默西亞嚴陣以待,於是便虛晃一槍,轉向去了上達西亞,準備在那裡渡過天險多瑙河。
菲列迪根在命令中很沉重地告訴自己的屬下,根據最新的情報。德涅斯特河以南地區繼第聶伯河以南地區之後也落入華夏人的手裡。華夏騎兵殘酷的“屠殺”使得留在那裡地所有人都拋棄了最後一點抵抗之心,他們放下武器,跪倒在這些神秘的東方人坐騎前,乞求憐憫和饒恕。現在行軍速度極快的華夏騎兵已經靠近多瑙河了,隨時都有可能在上達西亞渡河南下。
菲列迪根的訊息有真有假,德涅斯特河以南的達西亞地區大部分落入華夏人之手是真的,但是華夏騎兵去了上達西亞卻是假了,因為送給菲列迪根最新的情報是兩支華夏騎兵現在有合二為一的趨勢,華夏人似乎要合兵一處在下達西亞渡過多瑙河,沿著馬西亞那堡直接殺向色雷斯。所以菲列迪根才慌忙編造了一套謊言。以便實施他籌謀許久的撤退方案,華夏人的動作太快,才一個多月地時間,就已經從德涅斯特河打到多瑙河了。
三萬哥特騎兵調頭向西,一路狂奔,生怕慢一點就讓華夏人渡過了多瑙河。所有的人都知道,多瑙河是哥特人最後一道屏障,現在它對哥特人的重要性就如同以前對羅馬人的重要性一樣。
當三萬哥特人狂奔了四天之後,依然沒有看到華夏人蹤跡,反倒是這裡的羅馬軍隊的散兵遊勇和羅馬居民給哥特人帶來了一些麻煩。哥特人雖然在亞德里亞堡大敗羅馬軍隊。摧毀了羅馬帝國在這裡的正常統治,但是駐紮在這裡的少部分羅馬軍隊和居民並沒有放棄,他們利用自己對當地地形的熟悉。日夜襲擾哥特人。
默西亞(位於今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境內)是在一百多年前便成為羅馬帝國東南歐的一個行省,按照羅馬人地慣例,這裡不但修有城堡要塞,而且還遷徙了許多羅馬軍團的老兵“移民”這裡,鞏固羅馬帝國在這裡的統治,所以這裡地民風比較彪悍,雖然沒有讓哥特人傷筋動骨,但卻總是麻煩不少。
默西亞的原軍事長官是弗拉維烏斯狄奧多西,但是因為在公元372年(即鹹安二年)他的兩個軍團被流竄過來的西哥特人和阿蘭人打敗,於是便被瓦倫斯皇帝撤銷軍職。而他的父親,羅馬帝國一位威名顯赫的老將軍想抵制瓦倫斯的這個命令,結果被皇帝陛下處死,狄奧多西也只得灰溜溜地回到了出生地西班牙的塞哥維亞。(與歷史有一些出入)
但是隨著亞德里亞堡大敗,羅馬帝國東部的將軍們也損失殆盡。無計可施的西部皇帝格拉提安只得起用熟悉這裡情況地狄奧多西為東部皇帝。狄奧多西從西班牙搭船迅速趕到君士坦丁堡,並從默西亞、馬其頓等地抽調了眾多軍隊來保衛君士坦丁堡。也幸好狄奧多西從默西亞把他的老底子軍團抽調走了,要不然哥特人的西行會更不順利。
菲列迪根聽著部下報告的這些小小戰事以及傷亡,臉上陰冷地都能滴出水來。他知道這個地方以前是狄奧多西的地區,所以他心裡才一陣窩火。菲列迪根大敗羅馬軍隊後。曾經率部“趁勝追擊”。一舉拿下亞德里亞堡。誰知道能在野地裡與羅馬人火拼地哥特“勇士們”在要塞城堡前卻一籌莫展,累次被裡面不多的守軍擊退。半年多的時間居然一無所獲。菲列迪根於是便率領大軍南下,攻擊更富饒的君士坦丁堡。誰知道狄奧多西居然這麼快就上任了,他組織了城防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哥特人的進攻,也打退了哥特人自亞德里亞堡大勝迸發出來地熱情。
看到羅馬地援軍越來越多,菲列迪根知道哥特人堅持不下了,於是再一次要求“講和”,但是狄奧多西斷然拒絕了哥特人的求和,因為他知道華夏人不久後將出現在哥特人地身後。
菲列迪根現在聽到狄奧多西這個名字就窩火,要不是這個傢伙的固執,哥特人說不定就與羅馬人講和了,即不必擔心華夏人的進攻,也可以留在富饒的色雷斯了。
“把這裡的村莊全部搶光,所有抵抗的羅馬人統統殺死!”菲列迪根狠狠地說道。既然是逃命就顧不上那麼多了,而且這次西逃非常匆忙,加上要掩人耳目,所以沒有帶多少糧草。必須想辦法籌集。從離開色雷斯那一刻起,菲列迪根就告訴自己,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命,其次就是儘可能地保住一部分軍隊。
哥特人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發了瘋似地向羅馬人的村莊衝去,發了瘋似的掠奪羅馬人的一切,火光黑煙很快在默西亞的大地上四處騰起,哥特人像一群蝗蟲一樣將他們所過之處洗劫一空。菲列迪根和薩伏拉克斯只是默默地看著這一切,他們不想阻止也沒有辦法阻止,因為他們知道這是自己的手下在發洩。發洩他們心裡的恐懼。
又過去兩天,還是沒有看到華夏人的蹤跡,一部分哥特人開始轉過彎來了,他們的大首領恐怕不是帶著他們去與華夏人決戰,而是在逃跑,丟下親人和族人們無恥地逃跑了。
在斯塔拉山腳下,群情洶湧的眾多小首領們找到了大首領菲列迪根和薩伏拉克斯,要求他們解釋到底想把這支哥特人帶到哪裡去?
“我想把你們帶往生路!”菲列迪根地大聲發言很快就讓眾人們平靜下來了,紛紛仰著著頭看著跳到一塊大石頭上去的菲列迪根。
“在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的東部皇帝狄奧多西從亞細亞(羅馬帝國行省。今土耳其亞洲部分西南部)、亞該亞(今希臘南部)、比提尼亞(今土耳其亞洲部分西北部)、加拉提亞、卡帕多西亞(都是土耳其亞洲部分東部),甚至從埃及調來了源源不斷的軍隊,雖然我們在亞德里亞堡戰勝了羅馬軍隊。但是更多的羅馬軍隊將彙集到君士坦丁堡,然後繼續北上到色雷斯。”
“而我們最危險的敵人,北邊的華夏人,他們策動坐騎,穿過數萬裡茫茫草原,穿過無邊無際的雪地,穿過數不清的河流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已經有數不清地親人和族人死在了他們的鐵蹄下,現在他們的戰馬已經在喝著多瑙河地水。”
“羅馬人和華夏人結成了聯盟,這是我派人從君士坦丁堡得到的非常確定的訊息。因為這個,君士坦丁堡的羅馬人在歡呼,因為這個,狄奧多西拒絕了我的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