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裡,江林依然按部就班的每日打鐵。
各項技藝熟練度,都在噌噌噌的快速增長。
尤其是火精的收集進度,再一次提前圓滿。
金精目前也超過進度的六成,等手裡這些兵器全部打造完成,應該也能達到晉升的條件。
這讓江林對於下一次的晉升,期待之餘,又有些忐忑。
無論燒火技藝還是錘鍊技藝,又或者烘爐法的晉升,都會鬧出很大的動靜。
上次已經差點把鐵匠鋪給燒了,下次的聲勢只會更大,具體大到什麼程度,江林心裡也沒底。
如果能分開突破倒也還好,萬一一下突破三個,怕是南鐵匠營都要保不住了。
當然了,這些擔心其實有些多餘,江林只是想想便沒再做過多思考。
另外,一個月的時間,新加入南鐵匠營的師傅也迎來了第一次末位淘汰考驗。
技藝方面,基本上都能過關,但貢獻度方面,卻有天壤之別。
原本江林只是想借這個制度,給一些想渾水摸魚的人警告,增加這些人的積極性。
然而直到考驗開始後,他才知道,自己錯了。
有些人天生惰性十足,無論你制定什麼樣的制度,給予多少好處都是如此。
經過統計,前前後後加入南鐵匠營的鐵匠人數,總計三千六百七十五人。
其中有數十人,來了之後藉口沒有鐵器,至今一件兵器都沒打造過。
有上百人雖然打造了兵器,但也藉口用著不順暢,耽誤時間,借來借去很麻煩之類的理由,只打造了十件以內的兵器。
還有數百人同樣用類似的藉口,打造的兵器均在五十件以內。
這和南鐵匠營的平均產量相比,差距實在太大。
齊鐵匠本來還覺得這制度會不會讓一些老師傅不高興,可真統計出貢獻度後,他反而是最生氣的。
“來了又不幹活,到底幹嘛來了!想渾水摸魚,在原來鐵匠營待著不好?”
齊鐵匠甚至覺得只淘汰百分之五實在太少了,應該最少再加一倍!
然而江林卻否定了這個提議。
“無論他們的貢獻有多低,終究還是有貢獻的,何況我們一開始也沒有規定每日必須打造多少兵器,加上鐵器缺失等客觀理由也的確存在。所以第一場淘汰這麼多,也算合情合理。”
“可我看他們那懶散的樣子,怕是以後也不會有多上進。”齊鐵匠憤憤不平道。
南鐵匠營眼看著好起來了,卻有人想來這養老,他絕不答應!
“這次他們沒被淘汰,下次就未必了。”江林道:“先把鐵器補足,然後定下每個月的任務量,達不到的直接趕出去就是了。”
“那這個任務量,按多少算呢?”齊鐵匠問道。
“就按這次淘汰的最低底線,上浮三成左右。”江林道。
齊鐵匠掰著手指頭算了下,這次被淘汰的人中,最多也只打造了四十七件兵器,平均下來一天一件多點。
如果這個數量上浮三成,基本上可以保證一天至少打造兩件。
雖說仍然不多,但也確實滿足了基本任務量。
“末位淘汰制仍然要維持,但是如果滿足了基礎任務量要求,便給予兩個月的考察期。連續兩次末位淘汰制中墊底,那就必須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