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蠻頗為同情地看著上官青鸞,似乎還從她緊閉的眼角隱隱地看到一絲淚珠。
烏孫藍玉心裡就酸酸的。她的陛下,居然跟上官青鸞生小崽崽都不帶上她。看來就連陛下都嫌棄她了。為什麼每一個人都不待見她呢?在烏孫家是這樣,現在進了王宮還是這樣。
原來,烏孫藍玉因為從小太過柔弱,被她父親斷定為“難成大器”,因此慘遭家族嫌棄。最後也因為“不堪大用”,才被遣送進宮,以備不時之需。
烏孫藍玉是烏孫家的幼女,她的母親是阿史那族的遺裔。阿史那族人一直自詡自己是一匹高貴的狼,骨子裡覺得他們自己才是狼族正統。
阿史那族人從祖輩開始就依傍著狼群為生,他們和狼群共處,互利共贏。
然而,蒼狼王族是不會允許有人跟自己搶那狼族正統的地位。
所以,軒轅一族最後以武力把阿史那族的男人,無論老幼全部殲滅。僅剩些女的,或為奴為婢,或充作官妓。
當時盲目自大的蒼狼皇帝永遠不知道,阿史那族人即便是隻剩下女人,她們也不會忘記自己的信仰。她們無時不刻不惦記著光復自己的民族。
阿史那族一直有個傳說。相傳阿史那族一千年會出一個聖女,可驅使狼群。聖女以血為契,可差遣蒼山的聖獸。而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事成之後聖女要以自己作為祭品,祭獻給蒼狼之王。
阿史那族人傳說中的蒼狼之王,當然不是指皇宮中的蒼狼皇帝。他們心裡向來不認同軒轅一族的正統地位。阿史那族人一直以為,蒼狼之王,必在蒼山的狼群中,為神獸的頭領。
因此,阿史那族人一直在等待傳說中的聖女誕生。他們相信,聖女誕生之日,便是他們阿史那族光大復興之時。
因為阿史那族的男人都死光了。阿史那族的女人只能委身嫁作他人婦。只是,稍微有些名望的人家都不願意給阿史那族的女人一個體面的名分。畢竟,誰也不願意和軒轅王族對著幹。
因此,阿史那族的女人為了傳承她們高貴的血脈,她們或為娼或為妾,一直隱忍地生存著。
很多年之後,阿史那族的那些女人不堪凌虐,已然日漸凋零。最後,整個蒼狼國只剩下了烏孫藍玉母親這個後裔。
烏孫藍玉的父親是烏孫一族的族長。烏孫一族是蒼狼國源遠流長的世家大族。他們代代紮根於蒼狼國山脈一帶,家族源遠流長。
看似忠心耿耿的烏孫一族族長,其實心底裡總有些逆反的因子。畢竟當時昏庸無道的蒼狼皇帝總是帶著鐵騎過來圈地,最終把他們的領地越逼越小,直讓他們退到蒼山腳下。
這個時候,一直在烏孫家當婢女的烏孫藍玉的母親,窺探出烏孫族長的心意,她來到了烏孫族長的面前。
烏孫藍玉的母親磕著響頭對烏孫族長說:“求族長把我收進門。自阿史那族上一任聖女的誕生,至今已滿千年。如今阿史那族,人丁凋零,只剩我一個後裔。求族長成全,我必誕下聖女,讓阿史那族和烏孫族揚眉吐氣。”
最後,烏孫族長剔著牙,眼珠子骨碌一轉,只思慮了這麼一瞬,當即便同意把烏孫藍玉的母親納為小妾。畢竟,納個小妾,對他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哪怕這個阿史那遺裔沒辦法誕下聖女,他也白討了一個美人,何樂而不為?所以,與其說是烏孫一族成全了阿史那族,不如說這是他們倆在互相成全。
世家大族的族長迎妻納妾,是要在戶部備案的。而烏孫族長報備的理由就是:“吾近日隱隱察覺到阿史那族人不是很安分。現為了招撫阿史那族人,吾身為烏孫家族的族長特意把阿史那最後的遺裔娶進門,迎做小妾。”
理由說得相當之大公無私,大有為國奮身奉獻的意思。
當時的蒼狼皇帝也不傻,他只是盲目自大。關於阿史那族聖女的事,他也是有聽過的。但是他不認為這是真的,並且能對他們造成威脅。
當時的蒼狼皇帝得知此事後就對戶部尚書說:“阿史那族不是滅族了麼?怎麼還有個什麼遺裔?也罷,烏孫一族向來頗為恭順,而阿史那區區一個賤民也就猶如螻蟻,再怎麼不安分也難成氣候。因此,孤王以為,對於烏孫族長納妾的事實屬尋常。只不過,其願意為國招安暴民,也難為了他有這份心。就讓戶部代表朝廷隨禮一份,以贊其獻身精神可歌可泣。”
所以,烏孫藍玉的父親納她母親為妾,還意外地得到了戶部的賀禮。可謂是榮寵一時。
烏孫藍玉的母親成為侍妾之後,當年就誕下了烏孫藍玉。
既然是個女的,就有成為聖女的可能,一開始,烏孫族長對烏孫藍玉可謂是寄予厚望。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便越大。隨著烏孫藍玉逐漸長大,烏孫族長卻發現了自己的女兒不過是個普通的孩子。這個普通的孩子,甚至比他的所有子女都還要柔弱。
烏孫藍玉柔弱到什麼程度呢?一歲的時候,烏孫藍玉學走路,沒走兩步她就把自己給嚇暈了;兩歲的時候,烏孫藍玉學跑步,摔了一跤,哭暈了;三歲,正是小孩子最調皮的時候,烏孫藍玉跟著家裡的兄弟姐妹出去倒騰樹上的鳥窩。烏孫藍玉發現鳥窩上面有幼鳥之後,死活不讓她大哥去掏。結果她大哥不聽,硬要爬上樹。就這樣,幼鳥從窩裡摔下來,烏孫藍玉眼睜睜地看著幼鳥下墜,居然成功地在幼鳥掉地上之前就暈倒了。
烏孫族長憤怒了。對於這麼一個被他寄予厚望,又沒有出息的女兒,他真的恨不得把她丟掉。
結果,烏孫族長還真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