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李皓便一直按部就班的學習,成為了眾臣眼中極為合格的太子,聰慧好學、謙虛明禮,頗具仁人之風。
唯一讓他們有些頭疼的,就是李皓除了儒學之外,對於武學也格外的感興趣。
為此他們也是做了不懈抗爭的,甚至在最開始李皓打聽的時候,就把狀告到了景帝面前。
而景帝聞言也很快把李皓給喊了去,進行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勸導,讓李皓把心思給放到讀書學習治國理政的事情上。
當然,對於他們會這麼做,李皓也是理解的,畢竟根據李皓瞭解的情況。
這個世界朝廷和江湖並存,江湖勢力雖然也極為龐大,但根源中朝堂依然佔據著主導地位。
因此對於朝廷而言,一個治世明君遠比一個武林高手要重要的多,畢竟朝廷本來也不缺打手,何必要讓一個儲君做這種事。
可問題是對於李皓而言,武功、江湖的吸引力可比朝堂大多了,經過金庸、古龍等諸多武俠大家的洗禮,後世的哪個男孩,沒有拿著一根直直的棍子當作寶劍,幻想著自己仗劍江湖,提三尺青鋒快意恩仇。
反正李皓就屬於這種,那真是一棍在手,方圓百米花草盡低頭。
之前經歷的兩個古代世界,沒有內力之說,李皓自然也就沒那個心思。
可如今這好不容易碰到了,雖然李皓不會放棄本來就該有的皇位,但就這麼待在朝堂裡面一輩子,那李皓也是不願意的,好歹也得去體驗一番。
所以在之後的日子裡,李皓和景帝進行了多次溝通,最終在請動皇太后的情況下,景帝被迫答應了李皓的學武要求,派出了大內第一高手皇城司都知軒轅蕭親自教授。
但他也做了限制,練武時間每天不能超過一個時辰,並且必須在完成所有的功課,並且保證成績的情況下才可以。
對此李皓也沒反對,因為反對肯定也是無效的,而且李皓現在最想練的也是內功,這東西應該是最耗費時間的。
至於武功招式什麼的,李皓覺得憑藉著之前兩世征戰沙場練武鍛煉出來的底子,上手應該還是挺快的。
有了景帝的命令,很快軒轅蕭便來找李皓,把自家的獨門內功玄天無極教給了李皓。
並且為了能確保萬無一失,軒轅蕭不僅細心講解了其中內容,甚至在李皓初次運功時,還不惜耗費元氣,親自用自身內力為引,幫助李皓完成築基。
然後李皓便只感覺到了體內有一股氣開始遊走,遊經剛剛軒轅蕭所說的幾處經脈,到達了丹田之中,那種感覺讓李皓很是奇妙。
只是李皓這邊舒服了,軒轅蕭卻是有些不好了,反正等李皓按照軒轅蕭要求收功之後再睜開眼,看到他的臉色已經有些慘白了,和之前的紅潤對比巨大。
當即趕緊起身問道:“軒轅都知,你這是怎麼了,要不要孤請御醫過來。”
軒轅蕭聞言回道:“太子殿下不必為臣擔心,臣只是剛剛內力損耗過大,等會回府休息一下便好,倒是殿下您,可曾記住了剛剛的運功法門。”
李皓笑道:“孤已經都記下了,軒轅都知儘可放心便是。”
軒轅蕭回道:“這樣便好,但還請殿下記住,練習內功必須得棲心凝神,不能受外界干擾,否則容易走火入魔,有害自身。
如今殿下初入廳堂,所以暫時運氣練功最好都在臣的面前,等到後續熟練之後才可自行練習。”
李皓說道:“都知之言,孤記下了,你可放心,孤絕不會做涉險之事。”
軒轅蕭對李皓的話還是放心的,畢竟李皓在外一貫的形象就是克己慎行的人,從不會胡鬧行事。
因此就直接回道:“那臣便先告退了,等明日再前來陪殿下練功。”
李皓也沒有阻攔,反正現在一個時辰也過得差不多了,而且就軒轅蕭這臉色,李皓也不忍心把他給留下來。
只不過在軒轅蕭走後,李皓命人給他送去了一些補益氣血的寶藥,畢竟是因為自己才變成這樣的。
對於忠心之人賞罰分明,只有這樣才能讓人一直忠心下去,而事實上這也確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