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李皓笑道:「行吧,那您去釣魚,我回房歇著了。」
轉而便昂首挺胸的回了自己房間,但渾然沒想到此時盛府,也有人在說著李皓的事。
原來昨日李皓出的風頭不小,連盛紘也聽到了風聲,回了家後把此事說給了王大娘子聽,感慨了幾句。
倒是讓王大娘子想起了如蘭的婚事,於是便和盛紘提起了此事,說若是想讓李皓相看一下。
這把盛紘給驚到了,連忙說道:「你這是添亂啊,老太太只怕早就有這心思,想著給明蘭相看的。
….
你還把如蘭給湊上去,這不是惹老太太生氣嗎?」
王大娘子回答:「明蘭是老太太的孫女,如蘭也是,怎麼如蘭就不行了。
而且說到底這事,總歸是他們李家做的主,只要他們家答應就行,老太太說了也不算數。」
對此盛紘其實也不在乎什麼,反正不管是如蘭還是明蘭,都是自己女兒,誰嫁了對自己都有好處。
但還是告戒道:「這事你願意去操持就去弄吧,但不要真惹怒了老太太,否則到時你自己想好收場。」
聽見盛紘沒有反對,王大娘子也露出笑臉,羞羞答答的伺候盛紘睡下了。
結果就這麼湊巧,昨日剛說起過這事,今日衛氏就到盛家來了,只不過衛氏是直接到了壽安堂,同明蘭和老太太說話的。
於是王大娘子得了訊息,便帶著如蘭也過來壽安堂,向老太太請安。
之後也不急著走,就帶著如蘭在壽安堂坐下陪著聊天。
本來衛氏還好奇王大娘子特意過來,是為什麼呢。
直到衛氏說起品蘭與張溫的婚事,這三四個月下來,三書六禮的流程也走到納徵了。
說是正好演武結束,御營軍後面沒有那麼忙了,準備讓張溫告假一趟,由宋大娘子親自帶著張溫去一趟宥陽把事情辦了。
聽到這話,王大娘子就更想讓如蘭嫁的好了。
而且正好李皓還是張溫的上官,雖說李家不是什麼豪門勳貴,但李皓是探花出身,這要結了親,到哪都是不輸於人的。
想到這裡,王大娘子正好接著機會問道:「說起來,張家這門婚事,還是皓哥兒來保的呢。
他自己的婚事呢,可有相看什麼人家了。」
衛氏現在是聽不得這話,一聽就想到與李皓談話那天的事。
可這話不能和其他人說,只好回答道:「他年紀還小,也不著急,暫時就沒相看什麼人家。」
聽了這話,王大娘子說道:「也是,皓哥年紀不大。不過他如今已是身居五品要職,又有官家看重,想來晉升之機總歸不遠。
俗話說成家立業,若到時還未成家,只怕會有所阻礙。」
老太太聽了這話,也難得的有些認同,說道:「大娘子說的也是有理,皓哥兒終究是小了一些。
若再沒有娶妻,一旦身居高位,確實容易讓人詬病。」
衛氏聽了老太太也是這樣說的,不免是有些心思了。
而王大娘子看老太太認同,便又說道:「老太太見多識廣,說的肯定不會差的,衛大娘子還是該在汴京城裡面相看相看了。
不過真要兩家結親,找的其他人總歸沒有知根知底的好,你說是不是啊。」
本來衛氏他們還好奇王大娘子是為什麼來的,直到聽到這話,從終於明白過來。
….
再看被王大娘子帶來的如蘭,衛氏哪裡不知道她的意思。
可衛氏是想讓李皓娶盛家姑娘,但她想的是明蘭,可不是如蘭。
不過這事反正也沒挑明,而且明蘭終歸是盛家的姑娘,以後出嫁也要從王大娘子手裡過,衛氏也不想和王大娘子起什麼爭端。
便說道:「嗯,王大娘子說的有理,不過李皓這孩子素來有主見,這事總歸還是得他想找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