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片在網上發酵了兩個小時之後。
一條標題為“擺爛和躺平怎麼看?年輕人自己說了算!”的微博,被眾多網友們、尤其是年輕的網友們頂上了熱搜,引發大量議論。
這條微博的內容很接地氣,先是引用了節目當中正反雙方的觀點,稍做分析。
然後,作者再簡單聊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同時在文章結尾的地方,附上了幾個選擇題讓網友們自己選擇。
這幾個選擇題並不是那種多難的哲學題,而是讓年輕人自己勾選對擺爛和躺平的看法。
結果顯示:年齡段在2030歲之間,85%的年輕人都認為躺平和擺爛只是自我調節和調侃的一種做法,不可能真的完全擺爛和躺平。
這個結果可謂是壓倒性的勝利,更是從側面驗證了葉白觀點的正確性,狠狠地打了張、許二位教授的臉。
網友們紛紛對這個結果嘖嘖稱奇,更是把自己心裡的想法刷到了評論區。
“好傢伙,這個結果太有代表性了。葉白,這一次你贏得乾脆利落,哈哈!”
“我覺得這個調查挺好,用資料來說明我們年輕人的看法,我們不需要別人來定義。”
“這個作者會抓熱點,衝著它的標題,我都要進來為自己代言一下。”
“葉神,YYDS!我永遠支援你,你怎麼能那麼牛呢?”
就這樣,有些沒有觀看過《聆聽不同的聲音》節目的年輕人,又因為這篇文章和其他熱心粉絲們的推薦,把節目的影片給刷了一遍。
刷完之後,他們才底氣十足的過來微博下面點評。
而經過這些熱心的粉絲們這麼一科普,葉白的人氣又無形中又增加了不少。
當然,有表揚就有批評。
節目當中的那些譁眾取寵的專家們可就慘了。
本以為上完節目鬱悶一下也就算了,被打臉頂多也就是痛一次。
不料。
因為這篇帖子,節目上的不當言論再次被人拖出來“鞭屍”了。
微博上的評論除了罵聲一片,還有網友們調侃的擺爛和躺平宣言,在遍地開花。
“以前,我一定要走出舒適圈,現在,我要努力擴大舒適圈。”
“以前別人罵我廢物:你TM說誰呢?現在別人罵我廢物:你看人真準。”
“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不努力一定很舒服。”
“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能不能做,能不能明天做,能不能交給別人做。”
兩位專家看到這些赤裸裸的調侃宣言,更是氣得臉都綠了。
他們連夜關閉了自己微博的評論區,再也不敢高調行事和說話了,只求這風頭能快點過去。
與之相反的,是葉白的微博評論區,全是驚豔奪目的讚美之聲。
那差別待遇,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根本不能比!
......
另一邊。
百姓日報的編輯範磊在蒐集寫作素材的時候,先是看到了葉白在節目上關於談論擺爛和躺平這兩個熱門詞的短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