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緣上完節目後的第二天,他點開微博時發現多了許多網友的留言和評論。
數量比平時多了數倍都不止,懷著好奇的心情,他一條一條看了起來。
“陳教授,以後我有什麼情感問題就諮詢你,你在節目上的發言太好了。”
“陳教授,我是透過《聆聽不同的聲音》關注到您的,您和葉白的互動真暖,支援你們!”
“老實說,我在您和葉白的身上看到了惺惺相惜的感覺,哈哈!”
一口氣看了許多網友的評論之後,發現都是跟節目上他的表現以及和葉白的互動有關的。
回想起在節目上和葉白的互動,他確實也有一種兩個人雖然第一次見面,但是卻像是相識已久的感覺。
面對網友們的熱情,他忽然萌生了一個想法。
自己完全可以在微博上就買房的這個話題,給年輕人一些建議,同時@一下葉白,兩人互動一下來回應回應觀眾們。
想到這裡,陳教授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嘴角露出一抹憧憬的笑容來。
說做就做,陳教授立刻開啟了自己的電腦,開始登入微博賬號。
一頓操作後。
陳平緣教授就在自己的微博發了一條最新的訊息。
“各位網友們大家好,上完第一期《聆聽不同的聲音》之後,我心裡也是感觸頗深的。我知道面對高昂的房價,許多年輕人都會覺得亞歷山大。我希望大家明白,我們人的一生絕對不是為了一套房子而活著的,更多的是為了自身的成長。
人生的意義,如果僅在於追求成功,得到的快樂或許並不會多。真正帶給你成就的是成長。克服自身的弱點,探尋未知的領域,在這種不斷打磨塑造自己的過程中,更能體會到由衷的喜悅和人生的價值。”
心情澎湃的寫完這一段之後,孔尚又在結尾加了一段PS的溫馨提示。
“PS:透過這一期節目,我認識了一位叫葉白的年輕人,我覺得他既優秀又努力,非常欣賞他,同時我還知道他透過一己之力直播帶貨幫助鄉親們脫貧,希望大家多多支援他。”
可以說,陳教授這一則訊息傳達正能量之餘,還不忘宣傳葉白的正能量舉動,想得非常周到。
很快,他的這則訊息就獲得了眾多網友的支援、點贊和轉發。
評論區更是贊聲一片,直誇葉白和陳教授都是正能量的代言人,一言一行鼓舞人心。
這條訊息被葉白看到之後,他很快做出了回應,並點贊關注了陳教授本人。
“陳教授,謝謝您!人生是一條成長的路,成長自己,成就他人。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取必然,順其自然!”
這條回應大方得體,既附和了陳教授觀點,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讓陳教授笑得一晚都合不攏嘴。
反觀其他兩位教授的微博就慘了,除了罵聲一片,還是罵聲一片。
發言最多的李教授,氣得直接關閉了網友評論的功能。
同時,他覺得自己真是倒黴透頂了。
早知道就不要為了博人眼球,在節目上發表什麼高房價有利於年輕人奮鬥的觀點了?
誰叫他真的是太久沒有接觸到底層的老百姓了,連什麼叫實際情況都分不清了。
可惜,後悔也來不及了。
......
當《聆聽不同的聲音》訪談節目的短影片在網上傳播得如火如荼地時候,一條微博的橫空出世,把這次的事件推向了一個更新的高度。
毫無預警,它就那樣悄然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