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明公!”
公和王不同,不需要祭祀天地,只是為了莊重,築了個三尺高壇,簡單唸叨了一篇祭文,眾人大禮參拜之後便成了。
隨後公孫度領著眾人回到了已經更換了牌匾的“明公”府,來到了之前眾人大會時的房間。
“諸位請起!”
“謝明公!”
公孫度伸手虛擺,道:“某既進位明公,諸位應該各有封賞。”
“徐榮何在?”
徐榮當即越眾而出,拜道:“屬下在!”
“爾隨某征戰多年,勞苦功高,今當為鎮軍將軍,為某統領各軍,繼續征戰四方,解救百姓於困頓。”
“謝明公信任,榮必誓死達成明公之令、之願!”徐榮高聲應話,隨即接過印信。
“田豐何在?”
“屬下在!”
“六部之吏部雖建,但名聲不顯,今日當是正名之時,爾當為吏部尚書,萬望爾牢記初心,時時以吏治清明為重,勿使貪官汙吏壓迫百姓致其無活路,揭竿而起反抗於某。”
“謝明公!豐必時時以百姓為重,相助明公清明吏治!”
“魏攸何在?”
“屬下在!”
“……吏部左侍郎……”
“沮授何在?”
“屬下在!”
“……吏部右侍郎……”
其後,又以黃忠未驍騎遊擊將軍,柳毅為中堅將軍,陽儀為左軍將軍、趙雲為振威將軍、周瑜為橫海將軍、程普為長水校尉……呂布為建威將軍、高順為奮威將軍、張遼為揚威將軍……
荀攸為明公府別駕、戲忠為主簿……
盡數得有封賞,上升一級到三級不等,無一疏漏。不過公孫度還是沒有讓六部除了吏部以外的其餘五部建立起來,因為時機還沒到。
待封賞畢,公孫度揚聲道:“某既為明公,則當行明公之事,以正明公之名。”
眾人聞言大覺詫異,只有少數人聽出了不對,隱隱覺得不妙。
果然,只聽公孫度說道:“既往之俘虜,但凡非罪大惡極者,可為庶民;罪大惡極者,以情節嚴重程度劃分五等,重度、中度,以及輕度一等、輕度二等、輕度三等,依次下降,從二十年勞役,每五年一個梯次,降至輕度,則每兩年一個梯次,即輕度三等仍需六年勞役方可成為庶民。其中俘虜,不包括瀛州土著。”
“由此,勞役數量將大大降低,各地水利、道路修建,城池新修,村鎮修建速度將會大大降低。其後城池新修、村鎮修建,當以當地百姓為主,由官府以每日一定數量的工錢招募進行修建,具體數量,需要糜竺和胡梓你們根據實際情況修訂之後,報上來。”
“各地水利和道路修建,仍以俘虜為主,以各地百姓為輔,同樣由官府以每日一定數量的工錢招募進行修建,具體數量,仍需要糜竺和胡梓你們根據實際情況修訂之後,報上來,經某批准後施行。”
“是,明公!”糜竺、胡梓高聲應下。
隨即,荀攸出列道:“啟稟明公,如此一來銀錢消耗加劇,以如今的稅賦恐怕無力支撐如此大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