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的加入,讓公孫度欣喜若狂,這不僅僅是勢力範圍增加,實力提高的問題。
首先,得明白一點,那就是公孫瓚是討董的十九路諸侯之一。雖然前面有陳留張邈投靠曹操,亦有袁紹半是強迫,韓馥半是自願的拿下了冀州,但是這是不同的。
張邈能力不足,與曹操有舊,自知不能敵的情況下,順應聖旨,沒有半點不妥。
韓馥乃袁氏故吏,與袁紹關係匪淺,這也是袁紹選擇渤海,並一舉壯大的原因。
公孫瓚則是北地梟雄,雄霸右北平多年,左近的漁陽張純、張舉兄弟可是對他佩服得緊。如此,公孫瓚緣何一定要加入遼東呢?哪怕公孫度說了部分遼東的實力,難道公孫瓚就完全信了?就失去信心了?就不能先一步往西發展了?
在為公孫瓚加入的接風宴上,酒過三巡,作為公孫度心腹的魏攸問出了口。
“歡迎伯珪加入,能與白馬義從的首領一道為主公效命,實乃攸之榮幸。”
魏攸先是恭維了公孫瓚,然後才問道:“伯珪乃一方梟雄,主公雖然名聲不小,在北地也是威名不低,但是伯珪的白馬義從也是不可小覷,只要擅加經營,假以時日,未嘗沒有一搏之力。緣何伯珪就這麼輕易放棄了呢?”
公孫瓚聽到這話面上閃過一絲怒色,其餘人見此心神一凜,暗自傳遞了戒備的眼神。
只是,公孫瓚並未如他們想象的那般勃然大怒,只是轉瞬就收斂了面上的怒色,淡淡道:“白馬義從實力不錯,這不假,但除了本部人馬,其餘人馬不過烏合之眾,真上了戰場,不拖後腿已是萬幸。”
“這……”魏攸顯然沒有料到竟然會是這樣,包括公孫度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公孫度心底有了些別樣的想法,慶幸之前只是同意將名字歸到公孫家族譜,其餘的,哪怕那三個老不死的死纏爛打,也是沒有同意,要不然……
果然,公孫瓚接著就說道:“白馬義從的本部人馬共有一校人馬,為瓚所控,其餘人馬皆有公孫家的其餘人幫瓚節制。”
幫?怕不是直接掌控吧!
眾人心中雖如此作想,但沒有人多說。不過魏攸、荀攸等人心中卻是別有計較,接風宴過後,便聯抉找上公孫度。
“主公!”
“嗯!都坐。”
公孫度對他們的來意心知肚明,卻裝作不知,道:“天都這麼晚了,你們此來所為何事?”
幾人似乎早就商議好了,魏攸當先開口道:“啟稟主公,屬下等人此來,是想問問主公打算如何處置公孫家的其他人?”
“怎麼處置?”
公孫度笑道:“如果你們能把那三個老傢伙弄出,某不勝感激。”
不是他們想要的答案,卻勝似想要的答案。
魏攸等人面上俱是佈滿了笑意,互相看了兩眼,齊齊起身道:“主公,屬下等打攪了!”
公孫度擺手道:“無妨!”
頓了頓,神色一正,又道:“右北平的事暫且不說,且說徹底拿下右北平以後,我們可就真正直接暴露在其他人眼底了。只要我們展現得稍微強勢些,恐怕屆時都會為其所憂。若是一兩人,倒是無妨,甚至多了些許,以我們遼東的實力,也是不懼,但是某不想成為眾矢之的,至少暫時還不到時候。”
戲忠拱手道:“主公毋憂,屬下已有良策。”
公孫度大喜,急問道:“快快說與某聽。”
“主公雖然只想把公孫家的那些人按照尋常人對待,但這些人恐怕不會死心,再有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主公仍令其統領,難保不會被其他人利用。為了避免到時候公孫瓚難做,不若主公讓公孫瓚動手,一來可以斷絕他們之間的關係,二來也是投名狀,否則其他人恐怕就算口服,也不會心服。比如,益德、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