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一陣狂笑,興奮不已。
“走,讓我們先去擾亂五界。”
隨即手掌一揮,帶著蠻荒十大惡獸朝遠處遁去。
就這樣,蠻荒十大惡獸逃出了荒蕪山,不久後,五界將掀起一場兇獸來襲的亂潮。
洪荒魔帝自荒蕪山遁走以後,並未停留,虛空萬里直轉,直奔人界。人界是五界靈氣交換的中樞,也是五界界門之所在。
他分兵三路,派混沌獸、窮奇、毒龍去擾亂魔界;又派旱魃、青丘、檮杌去擾亂人界;最後派饕餮、八岐大蛇、黑蠍獅、大風怪去擾亂獸界;而洪荒則獨自去開啟天庭、地府和人界的界門,待界門一開,洪荒要親自擾亂這兩界。等到五界紛亂,洪荒的時代即將來臨。
混沌獸、窮奇、毒龍皆是人族裝扮,一到魔界,便大開殺戒,一時間魔族屍橫遍野。一直殺到魔都,方才沉寂下來,魔族死傷近百萬。
魔皇驚駭,以為人族殺來,怒火中燒,急忙調兵遣將趕往人魔界門,欲想人族討個說法。混沌獸、窮奇、毒龍為禍魔界已有月餘,不敢停留,晝夜奔向人族,在人族潛伏下來。人族便是洪荒約定的最後戰場。
旱魃、青丘、檮杌偽裝成魔族。在人族大肆殺戮,一時間伏屍千里,餓殍百萬。人族三帝怒急,幾次前往追擊,無奈為時已晚。三帝以為魔帝違背至尊約定,前來攻伐人族,於是各自調遣大軍,三帝安排軍隊安撫百姓,幫助他們重建家園;並且留下一眾至尊隨時預警,防止人族平民再受侵襲;之後,三帝則率領大軍馬不停蹄地前往人魔界門。
饕餮、八岐大蛇、黑蠍獅、大風怪則是肆無忌憚的殺戮征伐,在獸界他們打著魔尊的幌子,以迅雷之力,瘋狂屠戮,饕餮嗜吃,所殺猛獸被他盡數吞噬,只留累累白骨。獸皇震怒,率手下萬里疾步痛追不捨,直追至人獸界門。
洪荒先是破開天人界門,以混沌坤元之氣在天庭屠戮一番,天神皆不能擋,死傷無數,天帝為之震怒,以為地府來襲,率座下三清和神界大軍萬里追蹤,可惜只覓其蹤,難覓其形。
只追到天人界門。而後洪荒徑直而去,直至人地界門,破開界門後,洪荒手段決絕,以混沌乾元之氣,直接擊殺百萬裡,帝君震怒,以為天庭來襲,率十殿閻羅與地府眾仙沿途追趕,直至人地界門。
五界界門匯於一處,這是大帝最初的設定,如此一來便於五界法則的融合和貫通。洪荒正欲藉此機會,挑動五界大戰。
五界人馬匯於一處,此處原是五界靈元彙集之處,大帝按照五行之法加以佈置,如今五界貫通,大軍齊至。一時間劍拔弩張,形勢危急。
五界大軍齊至,一時間五界界門混亂不已,五界主宰因域內生靈慘遭屠戮,皆是怒火中燒。
天帝虛空站立,左手結印,右手持一面大旗,赫赫威風。這是天道神尊旗,是天帝祭煉數數萬年的本命器物,上面烙印著天帝穹天的至上道則和混沌乾功法,並且銘刻著天道法則,天道之威,盡皆彰顯。這面大旗可以號令天界眾神。乾坤鼎在頭頂上懸浮,天帝之威盡顯。座下三清,分立天帝兩側,三位天尊無喜無憂,超然物外,靈氣外放,不容小覷。
另一邊,地君幽冥傲然而立,左手捏印,右手持一部長卷,威風凜凜。這是乾坤無極圖,是地君幽冥祭煉數數萬年的證道之物,先天至尊變相證道,從而成就地君的赫赫威名,此圖刻下地府概況,地君藉此統帥十地。同時地書冥簿縈繞己身,呈現兩儀太極之勢。地君之側分立著十殿閻羅,各個躍躍欲試,預報屠殺生靈之仇。
地君之側,獸皇騰空而立,左手結印,右手持卷。這是獸皇祭煉數萬年的證道之物,蠻荒獸譜,此譜描繪下獸界億萬雄獸,執此一譜,足以號令獸界大軍。獸皇身後先天五行旗懸浮而出,呈五行之勢。獸皇頤容尊貴,氣韻祥和。十大蠻荒神獸分立獸皇兩側,怒目圓睜,只等獸皇下令。
獸皇之側,魔尊魔羅虛空而立,雙手持魔火弒神槍虛空前指,魔火熊熊,縈繞己身,魔尊臉色青紫,暴怒至極。魔族好鬥,先前征伐人界無功而返,鑑於人族三帝的超凡戰力,魔尊只好隱忍。這次沒想到人族先來挑釁,以至於魔族傷亡數百萬部眾,如此奇恥大辱,魔尊豈能善罷甘休。魔尊之側,十王分立。十王皆披堅執銳,欲戰人族。
人族兩帝傲然而立,軒轅黃帝手持軒轅劍劍刃指天,腳下十二品功德金蓮在極速旋轉。功法合道,軒轅黃帝通體金光耀世。炎帝神農手掌結印,頭頂神農鼎浮浮沉沉,腳下十二品業火紅蓮,一吐一吶之間,火光漫天,紅霞萬里;戰帝刑天依舊干鏚長舞,血光攝人,腳下十二品滅世黑蓮一張一合間,烏光萬丈。人魔一戰,三帝修為皆大有精進。
天帝穹天怒目一睜,朝地君幽冥斥道,“幽冥,你我皆是先天至尊,受大帝眷顧你我方才變相成帝,域內共尊。你為何闖我天庭,屠殺我天庭眾神?”
地君幽冥臉色發紫,怒道:“穹天,你貴為天帝,竟然妄言欺世,我地府數百萬生靈死於你的混沌乾元之氣?如今還反誣我地府?你以為我幽冥好欺負嗎?”
魔尊魔羅怒喝:“人族三帝,先前人魔一戰落幕,我與你們定下主宰約定,互不侵犯,你們為何縱容人族屠戮我族百萬部眾,你們真以為我奈何不了你們嗎?”
軒轅黃帝仰天笑道:“魔羅,你少惡人先告狀,我人族數百萬百姓死於你魔族之手,今天你要給我們一個說法。”
獸皇龍魁亦喝道:“魔羅,你我雖同為先天至尊,但你縱容魔族屠戮我獸界生靈,如此這般,我要你給我個交代。”
五界主宰情緒激動,數百萬族人慘死,如此仇恨,需要有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