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暹羅緬甸為導,青軍復起攻勢,蘇氏節節敗退,只得再遣翼象元帥求和,顧長白(魔坤)不敢深入,即命真臘軍歸擄納質,割還侵佔暹、緬疆土,刻石記功而還。
即至善後班師,京城早已進了深秋,跟從進貢的南疆邦屬不下四十餘處,皇帝龍琴大悅,不但復了顧尹本爵,連茗英兄弟亦得推封,琴思月(龍汐)苦辭無果,到底代幼子領受了恩典。
神龍上將的威名縱貫南北,顧琛若母子的身份跟著水漲船高,東宮上下無不奉承,太子妃的處境愈發難過。
有賞便有罰,徒隗有喪師大過,皇帝褫奪南府世職,命三法司共定其罪。
南安太妃好似沒頭的蒼蠅,又央黃氏轉請丹琦求於太子,丹琦並不愚鈍,哪敢在永林跟前多嘴?眼看大理寺將要定下刑名,南安太妃終於聽天由命封查內庫,只等禁軍前來抄家為便。
朝雲公主心有所悸,親自入宮為南安王府求情,皇帝本不允諾,琴思月(龍汐)復諫:“世間豈有常勝將軍?兒臣私念,不為徒氏請,但代顧族憂,還望皇舅從輕發落!”
皇帝仍是踟躇,琴思月(龍汐)又道:“想我大慶朝人才濟濟,太祖皇帝子孫過百,難道獨有顧長白一人可用?教其救時無礙,翌日國勢大盛,憑他三頭六臂,終難四境出擊。趁於此時歷練將帥,將來不下琴穆孟明之佳話。”
“朕明白你的苦心!”皇帝即命傳旨,“著降徒隗為三等伯爵,仍署兵部事務!”
顧長白(魔坤)也知妻子苦心,便以積勞有疾為名,上表朝廷繳納虎符帥印,請求皇帝准假調理。
皇帝樂見顧長白(魔坤)進退有度,便以百日為期準其帶俸留職,這才漸漸止住內外臣工的逢迎熱心。
邊疆既已安寧,和親又顯多餘,明悅公主的大事便提上了皇帝的日程,身為欽命的選婿總管,琴思月(龍汐)自然加倍操勞。
依著永林兄弟的意思,未來妹婿必定要家世出眾、文武雙全,琴思月(龍汐)兼顧小公主的意思,憑他們七嘴八舌提建議,主事者半點兒不受干擾。
“身世清白、年歲相當、文武兼備、父母雙全。”金昍撇撇嘴,“這樣的人滿大街都是。”
琴思月(龍汐)並不理他,繼續執筆揮毫:“富貴門第、治家有方、潔身自愛、內帷清楚。”
永棟點點頭:“有些意思了。”
“眷屬知禮、三代長壽、無孌無妾,率性灑脫。”金晏擊掌,“好!很該如此。”
琴思月(龍汐)淡淡地說:“你們做到了麼?”
皇子們多感心虛,皇帝清清嗓子問:“怎麼個選法?”
“開武科!”琴思月(龍汐)建議,“如今大勢,天準不忠、沙俄猖獗,西洋狼視,皇舅恰值用人之際,應心者簡拔栽培,年少有為者加考文試,令二哥與諸弟並行查察,各選一人奏薦皇舅,其中必有合乎所求的佳婿人選。”
“妙!”皇帝擊掌,“正是一舉兩得的妙法。”
琴思月(龍汐)補充道:“考題就由兒臣與太子擬定,待皇太后並皇舅舅媽應允即可推行。”
“好!”皇帝極為歡喜,“就這樣辦吧。”
內閣即頒聖旨,命於永泰十二年三月二十日西郊圍場會行武試,主考官有三:宗郡王永榕、護國公顧長白(魔坤)、承恩公石保。
皇帝不願意錯失任何一個佳婿人選,自然樂得廣泛散播訊息,官宦人家哪有不心急的道理?個個督促子侄習武上進,就盼爭出一個封國駙馬來。
朝雲公主是選婿的主持,還兼著武科出題官,顧長白(魔坤)又是三大主考之一,神龍將軍府自然是有心之人的關鍵門路。
依著顧長白(魔坤)的私念,哪怕顧家沒有合適的人選,從相與的世交親友中揀擇未為不可。琴思月(龍汐)卻瞧不大上四王八公十二侯的子嗣,於顧長白(魔坤)惋惜慨嘆時提醒他:“不獨顧家親眷,連同何石兩門都不能有駙馬人選。”
“嗯?”顧長白(魔坤)頗感好奇,“為何?”
“皇上揀擇你和石國舅做主考,自然是提醒你們內舉避親,如今的大青外戚,石家第一興盛,何家眼看就是兩朝的後族,顧家簪纓滿門......明悅將來要有孩子,可需像你我一般掙掉半條命才能得著幾個戰戰兢兢的蔭封爵位?”
顧長白(魔坤)點點頭:“你說的是!”
“先讓石家罷!”琴思月(龍汐)商議道,“我已知會永林,明日起帶永宗前往西山狩獵,且避一避風頭再說!”
顧長白(魔坤)笑了笑:“你可忘了,我休的是病假。”
琴思月(龍汐)不以為意:“所以才帶你養閒。”
顧長白(魔坤)無奈:“隨你。”
夫妻正說著話,芳蕊進來回道:“太太讓淺茶來瞧主子與大爺可得閒不曾。”
琴思月(龍汐)站起身:“走,去把你兒子接回來!”
來到榮禧堂,張夫人硬著頭皮開了口:“老太太想讓不梵投名武試,你們看......”
“不梵?”顧長白(魔坤)眉頭一皺,“他幾時習的武?”
琴思月(龍汐)狠瞪丈夫一眼:“你閉嘴!”
顧長白(魔坤)摸不著頭腦:“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