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聽到這裡,蘇石一點都不驚訝。
他之前心中就有些懷疑,從李唐突然刺殺自己,還不止一次,他就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對方盯上了自己呢?
如果說交子的背後是李唐的影子,但第一次刺殺的時候,還沒有華夏銀行成立的事情呢。
李唐還是對自己下手,原因就只能有一個,他們應該是受人之託。
問題來了,蘇石得罪的人是少,但誰這麼處心積慮的一定要自己死?
趙允讓。
此人三番五次被自己踩了面子,又陰差陽錯的,自己曾幾次收拾了他下面的人。兩人可說是結仇甚深。
請人刺殺自己,趙允讓是這樣的動機,也有這樣的實力。
李玥剛才開口說,可能是大宋的皇室有權之人,這就與
趙允讓沾上邊,這也讓蘇石之前的懷疑,有了更多的印證。
雖然心中認可了這個答案,但蘇石還想得到更多的佐證,看向李玥又繼續的問著,「你為何會這樣想,為什麼就是皇室中人,難道不能是其它的大臣?」
李玥連懷疑的話都說了,面對蘇石還有什麼不好說的呢,當下他就又道:「小人之所以這樣懷疑,是因為聽同僚說過,那個人對於大宋皇室的情況非常的瞭解,且此人還說過大宋未來的繼承人未必只有一位,這般判斷,他不僅是皇室中人,還應該手中有不小的權力。」
大宋未來的繼承人未必只有一位。
此言一出,蘇石心中格登一聲。
能說出這樣話的人,就更加符合趙允讓的身份。
任誰都知道,如今的官家只有一位皇子,那就是荊王。
按說大位也只能傳於荊王,這才叫名正言順。
可是現在,有人說繼承人未必只有一位,那指的應該就是趙宗實了。趙允讓正是趙宗實的父親,那他的嫌疑豈不是最大。
蘇石這一刻心中有了底。
可也僅僅是他的心中有底而已,涉及到大宋未來帝王之位的大事,他是不能隨便胡說。
北境一仗,蘇石打出了自己的威風,展現出了自己的實力,以至於讓趙禎是忌憚不已。
這才給了他一個武吉侯的爵位,為的就是奪了他上朝堂的機會,為的就是讓他不在參與王朝之事。
皇帝對自己如此的忌憚,現在他卻要站出來插手皇位繼承之事,那除非他做好了造反的準備,不然敢這樣做,那就等於是逼著趙禎對他下毒手。
而此為其一。
其二,他現在並沒有確實的證據可以證明,與李唐勾結之人就是趙允讓。
一切都是他與李玥胡猜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