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經從派出的斥候口中知曉發生了何事。
對於王信並不聽軍令,沒有第一時間去救援石鼓山蘇石的事情是有些生氣的。
你王信也不想想,如果不是蘇石出手的話,你現在怕已經被遼兵給圍殺了,哪裡還有現在帶兵的可能。
不顧大局,只想著救下王德用,以平了自己曾救援不力之責。卻因為沒有了忻城的約束,使得遼軍可以全力針對石鼓山,這更是大罪。
若非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包拯都想要拿下王信的軍權,將他押解入京。
作為如欽差一般存在的包拯,現在就有這樣的權力。這就是大宋文人的強大,也是大宋武將的悲哀。
包拯越是認真,王信心中就越是發涼。
他知道自己未及時出兵前往石鼓山的舉動讓包拯不高興了,但想到自己是為了救下王德用,目光便略過了包拯向著關內看去。這一刻正看到王德用腳步一停,跟著很快又重新邁步遠去的一幕。
王信可以十分肯定地說,王德用一定聽到了包拯之言,但他卻什麼都沒有說,顯然,這是根本沒打算幫自己說話。
換句話說,自己違抗了軍令,前去救王德用的這個人情,人家根本就沒有記下的意思。
這一刻,王信感覺到自己被拋棄了,心中有些悲涼,在看向包拯的時候,也只得雙拳一抱行了一禮道:
“末將現在就帶人前去石鼓山。”
勢不如人,王信不敢違抗軍令,轉身帶軍離開。
包拯站在那裡一動未動,眼看著王信離開之後,這才嘆了一口氣。
不是包拯不講人情,而是現在大戰正起,正是需要眾人用命的時候。王信身為原本的河北路軍指揮使,怎麼能眼看著他在家休息。
如果他真的這樣做了,怕是不僅其它將軍們會有意見,就是蘇石也會有意見。
越是來到了北境,就越發的清楚,蘇石在這裡的重要性。
不誇張地說,北境上所有的勝仗,都是在蘇石指揮之下打下來的。
王德用沒有配合蘇石,得了一個被圍城數月,差點餓死的結局。
且不說自己與蘇石私交甚密,就說為了大宋北境的安寧,包拯也必須要全力支援蘇石的所有舉動。
王信上路了,不管是情不情願,但從赤塘關要趕到石鼓山也非是一日之功。
他所帶的一萬騎兵是不是能趕上決戰還要兩說。但有一支軍隊卻是以極快的速度向著石鼓山逼近,那就是吉朱所率的五千黑騎。
在不怕浪費戰馬的腳力之下,黑騎經過連日連夜的奔波,此時距離石鼓山已經不足五十里,眼看著就要成為第一個到達山下的大宋援軍時,在他的對面,一支萬人的西夏騎兵突然出現,橫擋在其前進之路上。
吉朱沒有馬上帶人衝殺過去,而是拿起對講機,習慣性向蘇石進行著彙報。
“不用太著急
,我這裡無事。這樣,想辦法滅了這一萬西夏軍,至少也要重創他們,這一次既然玩,我們就玩一個大的。”對講機那頭,傳來了蘇石不急不緩的聲音。
現在的戰局,是真有些出乎了蘇石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