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黑騎和先鋒軍一萬餘人。
足足六萬餘大軍進駐赤塘關,包拯忙得是不亦樂乎。
原本守關的四萬多大宋步兵援軍都跟著忙碌了起來,一早上,好吃好喝的都拿了出來。
對於這些比清水強不到哪裡去的米粥,黑騎自然是看不上眼。就是這段時間跟著蘇石吃好吃的而習慣的楊文廣所部的先鋒軍也看不上眼。
可放在已經餓了很多天的西軍和北軍眼中,這可都是好東西,大家吃的是不亦樂乎。
包拯沒有和大家一起吃早飯,而是呆在自己的書房中寫奏摺。
昨晚一戰,西軍與王信的北軍都被救了出來。
雖然說實力與之前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語,但終還是救了出來。
自己剛來到北境第二天,就創造出瞭如此的戰果,包拯是一定要上奏的。
這即是給趙禎以信心,告訴他委派自己前來北境是多麼正確的事情,也有要藉機讓朝堂上其它老爺們閉嘴的意思。
當然,信件中還不忘記給蘇石表功。
如果不是蘇石派出了蘇
家軍參戰,怕是現在北境的戰況還依然是令人堪憂,甚至就是無可挽回也不是沒有可能。
「記住,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封奏報送到汴梁城的皇宮,就算是馬都跑廢了,也再所不惜。」
包拯叫來了跟隨自己從京城來的兩名禁軍,語重心長的囑咐著。
趙禎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耳根太軟。
包拯現不在京城,實在是擔心趙禎會再一次偏聽偏信,在做什麼不當之舉。
就像是之前,蘇石來到北境的時候,局勢還不是那麼的惡劣,他還打勝了兩仗,可結果呢?
京都的好些老爺們都以為局勢穩定,都想著前來摘桃子了,這便派來了王德用,以至於危機屢現。
同樣的糟心事,包拯不想看到第二次。
兩名禁軍再三做了保證之後,便騎著快馬出了赤塘關。這邊包拯也準備喝點米粥墊墊肚子,但跟著王信、狄青、吉朱三人就走進了他的小院。
「呦,都來了,吃過了嗎?」見到三人,包拯笑呵呵打著招呼。
「包大人客氣了,我們都吃過了。」
「好好,那我吃我的,你們有什麼事情說你們的,不耽誤。」包拯笑了笑,便一邊喝著粥,就著一塊幹餅,一邊目光向著王信三人身上掃去。
包拯都這般說了,王信他們也不再客氣,做為年長者的他率先開口,「包大人,我們現在是暫時的安全了,但忻州之危還沒有解,忠武將軍還在程侯山處,我們現在應該抓緊每一刻的時間去救他們。」
「王大將軍說的對,這一次承忠武將軍相救,現在即然我們安全了,當然要出兵營救。」狄青跟著也表了態。
王信要救忻城,同時也是想救王德用。
不管這一次王德用是不是犯了錯誤,但有一點,他樞密使的身份還在。
他還是文官中重要的一員。
以文官老爺們的尿性,一旦王德用真的在北境出了什麼事情,那自己,包括來救援的蘇石、狄青,甚至是包拯都要擔著干係。
為了自己,也為了大家好,王信這才提出要解忻州之圍的事情。
相比之下,狄青的想法就單純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