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拼命的時候他們上,拿好處的時候就開始靠邊站。
吉朱、楊文廣、徐霸、雷蒙、石千山等人都一一來到蘇石的面前,恭聲問好。
不與蘇石一起出去打幾仗,你永遠不知道少帥軍事指揮上的厲害。
當跟著蘇石久了,大家對其只會越發的恭敬,或是敬畏。
都是老熟人,蘇石也沒有客氣的意思,見到大家都到了之後,蘇石便開口說著,「接下來的戰鬥會非常的殘酷與激烈,三族有近四十萬的敵人在我們的對面,而我們在兵力上並不佔優。所以,每一仗可能都會是血戰,如果大家誰想退出,或是害怕想要離開的話,現在就說出來,我蘇石不會為難你們。」
「但如果誰留下來了,到時候卻因為害怕而不用全力,被我知道了,那就不要怪軍法無情。」
蘇石說的嚴厲,聽在眾人耳中,他們卻並不為之所動。
大家都不是跟著蘇石第一次打仗,又有幾次不兇險了。
其實宋人不怕死,他們就怕死的不明不白、死的稀裡糊塗。
尤其是大宋對讀書人的厚賜,對他們地位上的肯定、權力上的認可。可以說任何一個時代的讀書人都沒有在宋朝的時候待遇更好。
反觀武人,他們收入少、危險大、被人冠以莽夫、武夫等名號。且社會地位十分低下,見官低一級。
就算是真的戰死了,也得不到社會上的認可。很多時候,他們的撫卹金都可能會被貪墨。
久而久之,士兵們看到同袍們死後的遭遇,心越來越涼,而為了自己不死,索性打仗時就開始怕死,不出力,以至於戰鬥力越發低下。
當然,這種惡習在蘇石這裡是絕對沒有的。
在蘇石指揮的軍隊中,只要你立了功,就會有相當的獎賞,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奪不走。
即便是不幸戰死,屬於你的那份功勞也會送到你家人的手中。
別人看到了,只會羨慕。
良性迴圈之下,蘇石才能在地方上徵召這麼多的兵勇為之所用。
大家都沒有說話,更沒有人說要離開,蘇石又道:「好,大家都願意留下來,我很高興,那接下來就全力一戰好了。其實敵人也並沒有那麼可怕,說起來是三十多萬,可現在他們圍困忻城用去一部分兵馬,圍困西軍又用去了大部分的兵力,真正能和我們交戰的只有五萬人左右而已。」
「這樣看來,我們初期在兵力上還是佔優的,這也就要求我們速戰速決。先把這五萬的三族敵人滅掉,如此,等到敵人主力回返的時候,我們的壓力才不會那麼大。」
蘇石說了一個形勢,給大家打了氣後,就開始佈置起任務,主要也是給大家分配地盤。哪一軍負責哪一區域的敵人,解決了敵人之後,又要去哪裡集合,增援哪裡等等。
這邊正在給大家安排任務,那一邊楚過和馮一刀已經截斷了石鼓山敵人的退路,將他們徹底封鎖在這一區域之內。
到了這個時候,距離狄青所部被困已經過去了三天多的時間。
三天,有關西軍十萬援兵被圍的訊息也終於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傳到了汴梁城。
汴梁城皇宮。
訊息傳到這裡的時候,可謂是雞飛狗跳。
龍圖閣內,趙禎把所有在家的相公們都叫到了面前,而此時文彥博於西地還沒有趕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