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楊基佬地區在南北戰爭前的幾十年間,進行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基建活動——興修鐵路。
(這一大型基建活動的規模曠古絕今,之後直到紅色巨熊和紅色巨龍時代才被相繼超越。)
在不到二十年內,美利堅修建了9000英里以上的鐵路,成為了世界上擁有鐵路最長的國家。
問題來了,美利堅哪來這麼雄厚的國力來建設鐵路呢?
貸款,主要是從大不列顛也就是英國貸款。
英國身為當時最強大的帝國,國內金融業也是一頂一的繁榮。
英國看到了美利堅國內大量的鐵路建設者,英國就國內發行債券,集資借給這些建設者貸款、
美利堅的建設者,用這些貸款大量購買鐵路需要的物資與支付工人工資,完成了初步建設。
期初,少量美利堅鐵路建設完畢後,這些鐵路公司依靠美利堅的豐富物資和本身美利堅廣闊土地上就沒什麼好運輸業,迅速賺取了大量美金。
依靠這些利潤,楊基佬一直在如期償還大不列顛的貸款
高利率的債券如期償付後,給予英國投資者更大的信心,越來越多的高利貸進入了美利堅鐵路建設者口袋中,美利堅也就迎來了第一波基建高潮。
問題來了,鐵路全面建設後,每年需要給英國人高昂的貸款利率,楊基佬不想給。
那麼怎麼辦?
楊基佬將所有鐵路公司賬目作假,大規模宣佈破產。
破產後公開拍賣資產,楊基佬左手倒右手,就變成了自己手中的“無貸款”鐵路了。
至於英國人呢?關我美利堅人什麼事?
英國當年放的債券什麼的,全部成為廢紙。
英國佬傻眼了,美利堅可不是墨西哥那種沒有工業的軟柿子,南北戰爭前,美利堅有上百萬工人,年產值15億美元以上,軍火方面也有完整的工業鏈,只能吃啞巴虧。
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一個國家給另一個國家的基建公司大規模貸款對方賴賬的事件。
這是楊基佬忽悠英國佬,後面還有楊基佬忽悠政府買單的例子。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有一個強大的鐵路公司。
這個強大的鐵路公司想要壟斷美國鐵路,就開始大量融資,擴大產業
可是步子邁大了,扯到蛋了
資金鍊開始斷裂。
問題是當時美國所有大型財團都向這家鐵路公司融資了,他們不想讓這家鐵路公司成為賠錢買賣。
同時,大量融資讓美國財團們成為了這家鐵路公司的股東,他們聯合起來幾乎控制了鐵路公司所有股權
蛋糕太大,各大財團都有參與,終於,這些財團聯合起來遊說了美聯儲,以美國經濟可能因此而崩潰的理由,獲得了大量貸款。
這些貸款不是直接給鐵路公司,而是貸給銀行,銀行就這樣獲得大量低息貸款。
銀行再貸給鐵路公司,這次就是是高息貸款!
財團的銀行成立最大持有貸款的債權人。
等到貸款到手後卻被直接分紅給了所有股東,你沒聽錯,直接把貸款以分紅的形式給股東們了。
最大的股東不就是財團嗎?
這些財團獲得分紅後,迅速拋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