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哥譚,一個難得明媚的好日子。
戴安娜抱著一人高,剛剛出爐的漫畫週報,放到了報社門前。
雖然這點重量對戴安娜來說,並不算什麼,但疊得高高的報紙堆依舊充滿了一定的畫面衝擊力。
距離大鬧格雷夫黑手黨,已經過去了好幾天。
在那之後,彼得與戴安娜就徵用了格雷夫的印刷廠,外加一批免費的人力物力。
為了方便,彼得還順便手搓給工廠的裝置升了級,具都是超越當前時代科技的產物。
工廠的工人們沒有什麼文化,對這些新裝置也沒啥概念,只覺得更加好用和便捷了。
而工廠名義上還屬於格雷夫家族,彼得只不過玩一波就走人,要這些產業也沒什麼用。
這就導致,外人想要發現端倪,至少需要一定時間。
至於以後的事情,又關彼得什麼事呢?
因為是第一期的原因,所以報紙印刷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也不需要太多,
目前厚厚一人高的報紙已經夠用。
再之後,戴安娜很快招來一幫從八歲到十三四歲不等的孩子。
這個,就是彼得當天交給她的另一個任務了。
報社,報紙母版,印刷廠紛紛搞定之後,所剩的,就只剩銷售渠道了。
而當前時代報紙的銷售渠道,除了固定的攤販以外,就是這些報童們。
當天,戴安娜聽到彼得的這個任務,沒有一點猶豫,十分高興的就答應了。
這個時代的報童,往往是出生貧窮的孩子,年紀輕輕,就需要出門打工,補貼家用。
戴安娜很快走訪了附近的街區們,將崗位需求散發了出去,很快就招來了一批適齡的孩子。
戴安娜讓報童們排隊著領取,按年齡大小分發不同的份量的報紙,
“孩子們,接下來就交給你們了,每賣出一份,你們就是能多拿一份錢。”
不同於那些壓榨這些孩子廉價勞動力的無良商家,戴安娜給出的金額完全是其他報社的數倍。
在哥譚,一名報童每週可能只能賺到可憐的50美分,戴安娜不可能做那種事情。
這讓孩子們興致高昂,連聲保證道:“我們一定會將報紙賣完的,戴安娜姐姐。”
戴安娜瞧著他們朝氣蓬勃,充滿希望的樣子,心都要化了,鼓勵道:
“好,你們要加油!將我們的漫威週報賣出去!”
嗯……沒錯,彼得直接給新報紙的名字命名為了“漫威週報”,就連報社的招牌,也換成了漫威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