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請問,證據呢?
還惡狠狠的對自己媽媽說,“我當初偷了別人家一根針,你說我能幹,後面我不停的偷別人家東西拿回來,你都誇我,如果沒有你,就沒有我的今天。”
林浩宇的故事講完,現場再次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隨著林浩宇的故事開始思考起來。
這個小男孩偷吃別人外賣,真的只是一件小事嗎?
如果他今天偷吃一次外賣,他的家人部不阻止他,明天再偷吃一次外賣,他的家人還不阻止他,他就會覺得這件事沒有錯。
等他犯了更大的錯,他的家人繼續縱容他,當他長大以後,他真的還分得清是非對錯嗎?
一個不分是非對錯的成年人會做出什麼事?
那就不是偷吃別人外賣那麼簡單了。
就像故事裡的那個死刑犯。
他小的時候也只是偷了別人家的一根繡花針。
而就是這根繡花針,一步步,讓他成為一名死刑犯。
張雪瑩聽了林浩宇的故事很是感慨,她從警以來,見過了很多少年犯。
那些孩子他們往往有個共性,那就是家庭不太好。
有的孩子從小就沒有父母在身邊,長大了就跟著身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
還有的就是父母不作為,或者父母本身就是連自己都顧不上的人,賭博,甚至西毒,自己都不分對錯,又怎麼能培養出好孩子。
而小男孩雖然有父母在身邊,看似幸福美滿。但是小男孩做錯事,他們不去管教,這跟那些少年犯的父母有什麼區別呢。
這時法院直播間的彈幕也開始有人贊同。
“不說別的,這個故事確實很讓人思考,我覺得在這一點上,小男孩一家要反思的。”
“是啊,小孩子那麼小,他懂什麼啊,還不是父母教成啥樣就是啥樣。”
“我就覺得不該讓老年人帶孩子,你看影片裡孩子奶奶都不管管小男孩。”
“真的只是小男孩奶奶的問題嗎?我感覺小男孩媽媽脾氣也很差,罵人很難聽。”
坐在庭審現場的小男孩爸爸,此刻坐立難安。
庭審開始到現在,林浩宇的每一句話都出乎了他的意料。
而這句“子不教,父之過”,更是像一記拳頭,狠狠的砸在他的胸口上,讓他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
這簡直就是當著所有人的面在打自己臉。
子不教,父之過。
這不就是在諷刺自己嗎!
妖豔女人倒是沒想那麼多,她本來就是一個潑婦,只要林浩宇說自己家不好,她就要出口反擊,破口大罵。
毫無疑問,她又吃了法官一記警告。
這時,坐在庭審席上的小男孩坐不住了,雖然他並不能把所有的都聽懂。但是看到媽媽如此生氣,他也很憤怒。
趁大家都沉默的時候,瞪圓了眼睛,揮著拳頭,怒吼著朝原告席林浩宇那邊跑去。
“我要殺了你,你這個小兔崽子。”
小男孩說著跟他年齡不符的威脅的話,這明顯是跟她媽媽學的。
這一幕,滑稽又可笑。
但是現場沒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