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個個名字出現在卷軸上,刺史們交頭接耳,眉頭緊鎖。
這榜單上的名字,每一個他們都不陌生。
甚至那些惡事具體到了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證人。
“這些不知所謂的罪責是何人所定?”
崔澤問道。
湘南道沙州的刺史可是他崔澤。
但他這位刺史可沒聽判司提過錢得樂的問題。
由此他確定,謝晚晴這什麼榜單上的罪責肯定是道聽途說來的。
“有這些苦主的證言還不夠嗎?至於是誰,這些崔大人就不需要知道了。”
“陳留。”
謝晚晴接道。
“在。”
“將準備好的卷軸全都張貼出去,讓百姓們看看,這些道貌岸然的糧商背後,都做了些什麼見不得人心的事。”
“慢著!”
崔澤不悅道,“謝大人,這些都是地方州府上的案情,未經有司便定人罪責,怕是有些僭越了吧?況且,此舉有毀人名譽的嫌疑,不太妥當吧?”
“崔大人說的不錯,豈能道聽途說就給人定罪,還廣而告之,這豈不是寒了那些為民辦事的人心嗎。”
“是啊,要是謝大人這般一言堂,那還要我們這些刺史、判司幹什麼?”
不少刺史附和道。
“怎麼,莫非各位大人願意為這些人作保?諸位若是肯畫押作保,本官倒是可以考慮將被保之人名字撤下來。”
半晌,無人回話。
謝晚晴嘴角噙著冷笑,朝陳留說道:“愣著幹嘛,貼!”
隨著謝晚晴的一聲“貼”,早就備好多時的黑心榜單,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各地衙門與城門處貼了出去。
李思怕這種涉及權貴大賈的新鮮事,百姓不敢議論,還專門派人提醒謝晚晴,讓她安排人帶節奏。
事實證明李思低估了百姓苦糧商已久的積怨。
如今有官府撐腰,頃刻間民怨沸騰。
許多榜單上並未提及的罪證都冒了出來。
謝晚晴安排的混在百姓中的人便默默記下,跟上那些哭訴著的百姓,一一記錄下來。
訊息傳到糧商耳中。
最初他們是不屑一顧,一副刁民能成什麼事。
可隨著百姓聚集在他們糧店前討要說法,不知誰一句“鄉親們,搶回我們自己的糧食”,衝突便爆發了。
糧店是有打手的。
可這些打手面對洶湧的民意,轉身就加入哄搶的佇列。
美其名曰,保護東家糧食。
這年頭,誰會嫌棄家裡糧食多了?
錢得樂聽到訊息剛到糧店時,百姓早已一鬨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