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雅並不反對白賀吃魚翅,但聽到丈夫想吃魚翅,微笑道:“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扯淡。不管國內的法律,還是國際法,都沒有禁止捕撈鯊魚。我國的鯊魚加工廠則是會將魚皮魚肉魚的內臟都充分利用起來,一條鯊魚的利用率可以達到驚人的97%,而國外很多國家漁民才是割翅棄魚的元兇。魚翅的消費群體主要是華人,外媒透過輿論逼迫,讓很多國人失去判斷力,覺得拒絕魚翅是一件高山的事情,完全是扯淡。鯊魚是海洋生態鏈的一環,捕撈一定數量的鯊魚,更有利於海洋生態的良性發展。”
“你是憤青?”王曉雅微笑道。
“談不上憤青,就是看不慣社會上一些所謂的精英分子,骨子裡崇洋媚外。相比鯊魚,藍鰭金槍魚可能更稀少,RB人喜歡吃藍鰭金槍魚,國人就算沒有吃過,看了各種宣傳和報道,覺得藍鰭金槍魚肉很高階。還有,RB人捕殺海豚,夠血腥吧,國際上很多名人和動物保護組織紛紛譴責,RB人還是沒有停止捕殺海豚。”
“在西方社會,人們一直把海豚視為友好、聰明的動物。但是,RB政府以及漁民卻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的眼裡,海豚只是比害蟲稍微好點。對他們來說,殺害海豚以及鯨魚跟養豬、養牛然後將它們宰殺沒有什麼分別。”
“是啊。就說吃豬肉吧,穆斯林人是不吃豬肉的,但對於中國人而言,豬肉是很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不能穆斯林不吃,咱咱就不吃。”
“你覺得不吃魚翅,是有錯的?”
“把魚翅奉為珍饈,把吃魚翅當成成功人士的標誌,我覺得這……不算錯,就是感覺不太好。不管什麼事情,不能人云亦云。很多事情都不能搞的太絕對了。不過,有些事情,需要嚴格執行,比如,野釣,釣起小魚,就應該放生,就算沒有法律法規管著,也應該自覺執行。”
王曉雅微微一笑,問道:“老公,咱哪天吃藍鰭金槍魚肉?”
“過幾天。冷櫃,我已經下單共買了,等送到了,我再找時間殺魚。”
“小心一點,不要讓外人看到。”
“放心,我會小心的。”
“咱家裡很久沒有從外面買菜了吧?”
“有陣子了,系統提供的食材,加上自家種的蔬菜,可以自給自足了。”
閒聊了幾句,王曉雅問道:“你爺爺奶奶什麼時候去世的?”
“我讀大學期間。”
“我也是。”
“你有回老家參加葬禮嗎?”
“我爺爺是我大二暑假去世的,我奶奶是我大三寒假去世的。他們去世的時候,我都待在他們身邊。”
“這挺好的。我都沒有見我爺爺奶奶最後一面。”
“星期六星期天,兩位表哥帶著女朋友來家裡吃午飯,下午,我們可以抽出時間,去看望你外公外婆的。”
“好的。這個星期,我們一起去看望你的外婆。”
“外婆見到你,肯定高興。”
“三舅家的表哥,餘勇剛,他現在還在當廚師?”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