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山山脈由南至北綿延上百里,高千丈有餘。尤其是北孤山,山勢陡峭,怪石嶙峋,無路可上。幾座主峰更是直聳入雲,猶如天柱。凡人只能仰望其雄偉,卻無人可登臨絕顛。此時,在北孤山一座主峰上卻立著幾道人影。
這極峰之上雲霧繚繞,冰天雪地,寸草不生。此時,卻有四男二女,共六人集聚於此。這六人皆是修士打扮,兩兩為伍,各自分開。其中,有兩名男子身穿灰黑道袍,頭上戴著一頂船兒似的道冠,一身裝扮竟與陳小乙所見的老道一模一樣。
另外,還有兩名男子身穿紫色道袍,頭戴一頂紫金道冠。在那道冠之上,刻著一道像是劍又像閃電的奇怪符紋。另有兩名女子,皆是一身白衣,絲髮飄飛,長裙如煙,如九天仙女臨塵。
這六人立於孤峰之上,久久不語。突然間,一頂船兒似的道冠破空而來,由遠及近。那兩名戴著同樣道冠的男子面露驚容,急忙上前將那頂道冠接住。其他四人也都露出驚異神色,紛紛走了過來。
其中,一名為首的紫袍老道驚呼道:“莫非……玄英真人已遭遇不測?”,另一個頭戴船兒道冠的老道悲痛著點頭說道:“這道冠乃是我造化道門特有之物,佩戴一生,致死方歸,這確實是玄英師弟的道冠。”
而後,另一名為首的女修士走上前來,詢問道:“玄英真人可有留下什麼線索?”,那老道手捧著道冠,老淚縱橫,搖頭說道:“並未留下任何線索。”,其他幾人皆將信將疑,卻也不好說什麼。
那老道捧著船兒道冠呆立良久,眾人知其悲痛,皆不敢打擾。只有另一名造化道門年輕弟子走上前去,恭敬的說道:“玄英師叔一生降妖伏魔,如今也算是死得其所,眼下最要緊的便是要找到屍王,我等合力將其斬滅,奪回孤仙茶,方能告慰師叔在天之靈。”
那老道沉思良久,才將船兒道冠收起,沉聲說道:“孤仙茶絕不能落入妖魔手中!”,紫袍老道亦說道:“太古屍王已沉寂萬載,想不到這次竟有兩尊屍王同時出世,爭奪孤仙茶,致使各大勢力慘敗而歸,須得小心才是。”
老道點了點頭,便對另外幾人說道:“我已感應到前方有玄英師弟留下的氣息,諸位可願一同前往?”,那紫袍老道點頭道:“既然有玄英真人留下的線索,必然要去查探一番。”。那為首的女修士亦點頭稱是。
一行人飄然下山,很快便來到孤仙鎮。造化道門的老道領著眾人一路前行,來到歡樂街,最後竟進了歡樂當。他們一行六人,皆非凡俗打扮,尤其是兩位女修士皆是貌若天仙,氣質非凡,很快便引來許多人圍觀。
六人對此毫不在意,徑直入了歡樂當。造化門老道走上前去,對那老掌櫃問道:“這幾日內,可有人來此典當一塊玉佩?”,老掌櫃抬起頭來仔細的打量了幾人一番,神色急轉。老掌櫃先是疑惑,接著又露出一臉驚容,但很快又平靜下來。
他十分恭敬的回道:“還請稍待片刻。”
老掌櫃急急忙忙離了櫃檯,到庫房中將衛城典當的那枚玉佩取來,恭敬的遞上前去,說道:“可是這塊玉佩?”,造化門老道接過玉佩,不用看也知道這是玄英真人留下的物件。
造化門老道將玉佩捏在手中,又問道:“是何人將此玉典當?”,老掌櫃立即回稟道:“是一個小乞丐,就住在城南破廟中,今天早上就是他拿來典當的。”
造化門老道一聽到小乞丐,頓時面露怒色。他將玉佩捏在掌中,盯著老掌櫃問道:“這玉佩當了多少錢?”,老掌櫃不敢隱瞞,答道:“額……當了五百兩銀子。”
造化門老道一聽到五百兩銀子,頓時怒色更甚,沉聲問道:“這玉佩僅值五百兩銀子?”,老掌櫃最會察言觀色,眼見那老道要發怒,反應倒快,撲通一下跪倒在地,哀求道:“小人眼拙,萬望恕罪,萬望恕罪。”
造化門老道緊捏玉佩,怒從心起。他與玄英真人同入道門,修行千載,可謂是情深義更重。如今,玄英真人死得不明不白,他的隨身之物卻又這般受人輕視,叫他如何不怒。奈何對方只是個凡夫,他卻是道門長老。況且,他亦深知絕非對方眼拙,不然也絕不會對他們這般恭敬。
天下商人大多如此,這老掌櫃也是如此,不過就是想賺筆黑心錢而已。於情於理,他身為道門長老,也不宜向一個凡夫小老頭出手。這時,那紫袍道人趕忙上前勸道:“玄重道友,眼下還是趕緊找到那小乞丐要緊。”
玄重老道冷哼一聲,收斂怒色,對身後弟子吩咐道:“且給他五百兩銀子,待尋到那小乞丐,再將當票送來便是。”,老掌櫃跪伏在地,一個勁連說:“不敢……不敢……”
雖然對方連稱不敢,造化門弟子還是丟下一張五百兩的銀票。一行六人離了歡樂當,急往城南破廟尋去。許久之後,那老掌櫃才在小夥計攙扶下爬了起來,後背都溼透了。那小夥計忍不住好奇問道:“掌櫃的,這些都是什麼人啊,您為何這般委屈自己?”
老掌櫃抹了把汗,搖頭道:“說不得,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