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落下,山林之中,萬物更顯蕭瑟。
河水暴漲,淹沒了營壘,讓在戰火變得破敗的魏軍營地,肅殺之氣,一點也無。
盛樂魏軍大營之中,李崇撐著病體,將帳下將官佐屬都召集了麾下,商討御賊事宜。
眾人看著這道李神軌署名的《奏請朝廷安民疏》,都沉默了。
壓抑了許久,還是有人試探道:
“給那些漢人分田地也就罷了,可還要給他們分兵器、甲冑和馬匹,允許他們設立堡壘,這是不是……”
話還沒有說完,李崇便看了過來,目光幽暗。
“老夫病體難愈,又在這北境荒野之地,藥石難醫,難當討賊之任。如果眾將不願意聯名簽署此次奏疏,那自然還有別的辦法。”
“請大都督示下!”
“老夫受任討賊以來,雖有些戰功,可也是損兵折將。他日若是有人在朝堂之上說上兩句,朝廷怪罪下來,老夫自當回洛陽請罪。那麼接下來,朝廷必然會另擇將帥,帶領你們繼續討賊。”
眾人是聽明白了,李崇是要撂挑子了。
他留下了兩個方案,要麼你們跟我一起走,要麼我一個人走。
在場的多是洛陽城的禁軍將領,誰願意留在這北境,而不是回到繁花似錦的洛陽城呢?
所有人經李崇這麼一點撥,都明白了!
對啊,這北境打成什麼樣子,關我們屁事啊!
那些漢人願意留下來對抗六鎮的叛軍,那不是最好麼!
當下,帳內所有人的面目都變了,變得意氣昂揚。
“大都督乃朝廷肱骨,哪個奸臣敢在陛下面前挑撥,末將第一個不答應。”
“這《奏請朝廷安民疏》實乃是治國安民禦敵的第一良策,末將這就與大都督和平北將軍一起簽署,送呈朝廷!”
……
最終,所有人都和李崇一起,簽署了這奏疏。
隨著快馬加鞭,這份奏疏被送上洛陽城,所有人都是歸心似箭。
唯有那些下了山的山匪流寇,全然不一樣,身上充滿了熱情。
李崇走出了大帳,看著帳外的流民,心中生出了一絲酸楚。
所謂慈不掌兵,李崇年近七十,征戰數十年,早已經練得鐵石心腸。
可今日,看著那些漢人流民,李崇察覺到了自己的多愁善感,放在以前,絕對不會這樣。
“我真的是老了!”
這朔州荒野之地,洛陽城中一眾人避之不及,而這些漢人,卻是視若珍寶。
這世道啊!
山中雨歇。
一騎快騎穿梭,到達了衛可孤建立的臨時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