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葉青堅決無比的說著,他要無視聖旨的忤逆之言。
不錯,
他也萬萬沒想到,在他面前老實本分的朱桓父子,竟然會仗著自己恩寵,幹出這麼多傷天害理的事情。
即便有這麼一層特殊的關係,他也氣憤無比,甚至比面對一般的貪官,還要更加氣憤。
如果讓他這個皇帝來判,他也會判朱桓死刑!
可相比於他們父子二人的罪行,這個坐在審判桌後方的葉大人,卻是更加的可恨!
“他竟敢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出此等忤逆之言!”
“朕,必不能饒他!”
馬皇后等人聽著朱元璋這聲音不大,但卻字字冰冷,還咬牙切齒的話語,當即就心裡涼了半截。
他們都知道,當朱元璋發火到聲音不大,還自稱朕之時,那他看著的人,不出意外的話,就已經是個死人了。
馬皇后和朱元璋,下意識的就想開口相勸。
可話到嘴邊之後,他們母子二人又都強行嚥了下去,因為他們實在是沒有理由勸了。
這就不是他葉青判得朱元璋是否滿意的問題,而是他葉青竟敢在萬眾矚目之下,宣揚他的抗旨精神!
要知道罪大莫過於造反和抗旨,他葉青之所以可以在雁門縣抗旨而不死,除了他的功勞等原因之外,最主要還是他已經成為了雁門縣的土皇帝!
可這裡不是雁門縣,這裡是他初來乍到的寧波府。
除了他那從雁門縣帶來的三百精兵,這裡並沒有任何死忠他葉青的人。
他葉青要想平安度過這一劫,除非他能做到兩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他已經做到,那就是抗旨有道!
所謂的抗旨有道,就是皇帝下達的旨意明顯有錯,公道在抗旨者一方。
很明顯,如果朱元璋下旨特赦朱六九,百姓必不會認為他朱元璋做得對,只會敢怒不敢言。
他葉青在這樣的情況下抗旨,雖然大逆不道,但也佔盡人心公道。
這第二個條件,那就是要做到所謂的‘法不責眾’!
這場內的幾千百姓和場外的近萬百姓,必須團結一致,和葉青一起抗旨,就能將‘公道自在人心’這句話,升級為‘法不責眾’。
一萬多人乃至一城的人和葉青一起,在佔盡道理的情況下抗旨,饒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也得為民意讓路。
皇權這條船雖然至高,但也怕載舟之水,變為覆舟之水!
馬皇后想到這裡,那看向葉青的雙目,也有了些為難之色。
她作為朱元璋的髮妻,本該時刻和她家重八站在一起,根本就不該期待這種讓她家重八為難的事情發生。
可如果只是一味的當這所謂的賢妻,又無異於眼睜睜的看著她家重八犯錯。
她知道朱六九和朱桓父子有罪,但卻沒想到竟然如此的罪大惡極!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饒朱六九不死,那他朱元璋此行收穫的就不是民心,而是一方的民怨!
很明顯,單論罪行的話,這父子二人一個也活不了!
可也很明顯,這件事情就不能單論罪行!
畢竟他朱六九對皇帝有大恩是事實,都說功高莫過於救駕,但在皇帝落難之時雪中送炭,也一樣功不可沒!
“你想要過這一關,不僅要讓這些百姓有和你一起抗旨到底的決心,還要做到在殺朱六九的同時,還幫陛下報恩!”
“只有做到這兩點,你才能活下去啊!”
“.”
想到這裡之後,馬皇后那看向葉青的目光,擔憂之色就更勝之前了。